畜禽养殖

蜜蜂良种繁育技术,让小蜜蜂酿出大效益

发表于2019-01-12 来源: 创业指南网 热度: 36

  “同样一群蜜蜂,按照过去自繁自养的粗放模式养,一年下来能产个四五斤蜂蜜就不错了;现在通过活框饲养技术,加上使用良种蜂王以后,蜂蜜品质不仅没有打折扣,产量还提高到10斤以上。”近日,提起蜜蜂良种繁育技术带来的效益,梁平区石安镇牌楼村七组的养蜂能手邓家军笑呵呵地说。

蜜蜂良种繁育技术,让小蜜蜂酿出大效益

  依托保种场年产蜂蜜3吨

  邓家军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他从小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20多岁便开始尝试养殖蜜蜂。但由于缺乏蜜蜂繁育技术,养殖的蜜蜂抗病性差、产量低,让他栽了不少跟头。直到2016年蜂场成为中华蜜蜂保种场后,他的养蜂事业才逐渐走上正轨。

  中华蜜蜂保种场是啥?

  简单来讲就是保护中华蜜蜂蜂种资源的场地。换句话说,中华蜜蜂保种场是通过收集和保护蜜蜂遗传资源,并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选育,筛选出优良蜂种。

  “中华蜜蜂保种场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蜜蜂遗传资源,还能培育出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的种蜂,从而实现蜂蜜产量翻番。”邓家军介绍说,更重要的是,它能使蜜蜂养殖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的道路。

  正是得益于此,目前他的蜂群保有量达200多群左右,年产蜂蜜3到4吨,产值近80万元。

  蜂王“给力”贫困户尝脱贫蜜糖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蜜蜂保种场培育的蜂王还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来源。

  高宝奎是梁平区石安镇里程村的贫困户,看到邓家军通过中华蜜蜂保种场赚了钱,今年6月,他向老邓要来两群蜂,也开始养殖蜜蜂。“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我就能有10多斤蜂蜜,差不多增收1000多元。”高宝奎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在邓家军的带动下,来自开州、垫江、万州、忠县等周边区县上百人开始养蜂,其中贫困户近35户。越来越多的蜂农上门请教养蜂技术,希望实现科学化养蜂。

  据了解,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部及重庆市农委通过实施科研项目、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确立了国家级遗传资源中华蜜蜂保种场1个、市级中华蜜蜂保种选育项目两个。同时,为加强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市还先后确立了开州、城口、南川等3个中华蜜蜂保护区,助推了我市蜜蜂良繁体系建设。

>>>>完整章节全文在线阅读 <<<<

上一篇 下一篇

继续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