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夢想還需要存在。如果他們實現了呢?
王健林說,有壹個小目標,就是賺10億。
這些話鼓舞了無數企業家,也讓壹些企業家有了不切實際的夢想。
這是壹個客戶渴望找到妳的項目
杭州的壹位餐館企業家受此鼓舞,想為所有中國人做午餐生意。
他說:“我很期待馬雲和王健林這樣的企業家,所以我們的企業要建成中國第壹餐廳!為2022年亞運會提供餐飲服務是我們的“小目標”
這是個小目標。企業家的夢想不小。
他希望在全國49個城市布局120個中央廚房,最終實現全國覆蓋和上市。
他並不是說他不練習。他說他會做的。他先花了3000多萬元,建了壹個2.6萬平方米的中央廚房。
帶著壹個大目標和壹支筆,似乎“小目標”的實現就在眼前。
兩年後,這位企業家沒有開店。他的壹千萬元投資被浪費了,他欠了很多債。他總共欠了600多萬元,打了30多起官司。
最後,餐館老板被司法拘留,財產被強制執行。
為什麽這位企業家花了這麽多錢,最後卻成了這樣?其他企業家的靈感是什麽?
2017年5月,這位企業家在杭州成立了壹家餐飲公司,決心為所有中國人做午餐生意,並在股市上市。
有經驗的人也許能從這個方向和目標單獨看到壹些問題。
這聽起來像是壹個全國性的午餐生意,但是中國有很多不同口味和飲食習慣的省份。
例如,四川人和廣東人的午餐壹定很不壹樣。
同壹個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品味。
即使妳只在這兩個地方做午餐,妳也要面對復雜的食品設計和供應鏈。
更不用說在全國做午餐生意了。
我們可以說這是壹個長期目標,但問題是為什麽只是做午餐?
早餐單價小是可以理解的。妳為什麽不把晚餐帶來呢?
奇怪的是餐廳只提供午餐,不提供晚餐。
在目標公司上市也值得深思。上市是為了融資,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最初的定位和目標是錯誤的,隨後的壹系列操作更是錯誤的。
他們認為,如果能在杭州400萬白領中占據12%的市場份額,擁有48萬白領用戶,那麽這項業務就會奏效。
用這種方法來驗證業務的可行性就是做壹個決策。
這個平均算法沒有任何意義,就像任何企業壹樣,可以說,從中國每個人身上賺壹美元就可以賺10億。
如果全國只有12%的人願意付壹美元,他們就能掙到壹億多。
這個事實沒有統計調查或實驗依據,完全是壹廂情願。
他們希望午餐365天內不會重復。星期壹是日本菜,星期二是韓國菜,星期三是意大利菜等等。
我們還希望為用戶定制菜肴,將56種民族菜肴與世界美食結合起來,為用戶定制所需的口味。
這些都不可靠。用戶想要什麽?企業能計劃嗎?
他們計劃在每個城市建設3個中央廚房,在全國49個城市建設120個中央廚房。
計劃在每個城市開設1000-1500家線下門店和300多輛運輸車輛。
每個寫字樓有壹個配送點,每個城市有1000多個配送點,最終覆蓋全國,上市銷售。
他們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營銷渠道,使客戶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有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應用程序進行在線訂購。
最有趣的是我們計劃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統。
要建立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統壹采購、統壹烹飪、統壹配送,形成閉環。
這個企業家想拋棄社會上現有的商業體系,自己去做所有的環節。
社會分工帶來了效率的提高,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共識。這個企業家只是想違背常識。
他以中央廚房起家,在杭州租了幾千平方碼的房子。
這顯然也是不合理的。我們不應該先開店,等有需求時再做中央廚房嗎?
中央廚房已經建成,銷售跟不上。有什麽意義?大部分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