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聚头有惊喜。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小龙虾吃藕芽,却偏要放进藕田养,热带海虾为何淡水安家?鱼鹰不抓鱼,反要人来喂。绿色养殖一年收入翻一倍,看微山湖渔民如何致富发家,本期《科技苑》为您讲述。(《科技苑》20180919冤家聚头有惊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微山湖的人养水产可是绝活儿。
但水产养殖也讲究巧妙用招,你能做到养殖的环境不被污染,还能赚得多份收益吗?
今天的主人公董平,他就可以做到!
话说,董平大早上5点就开始忙活了,忙活啥呢?
原来,董平等人是在藕塘里收虾!
虾不养在普通的池塘,为何要和莲藕生活在一起?
因为传统的藕田效益不高,董平想要增加藕田的收益,再加上他发现小龙虾的市场很火爆,是很多饭店的招牌菜,所以董平试着将小龙虾和莲藕养在一起。
可董平观察发现,小龙虾的夹子劲儿大,什么都爱夹,放进藕塘之后,把新发的藕芽都夹掉了,毁坏了新发的藕芽,小龙虾也成了池塘里的杀手。
小龙虾不仅夹断新发的藕芽,它们还很爱吃这些藕芽,明明是冤家,放在一起怎么可能共存?
不过董平没有放弃,他一直在观察与摸索如何将两个“冤家”放在一起养。细心的他发现,想要小龙虾不破坏藕芽,就要避开它们各自的生长期!
荷藕5月份发芽,到7月份长成,而董平选择7月份以后投放虾苗,到那个时候,藕芽已经长成了粗壮的藕,小龙虾就夹不动了。
打了个时间差,小龙虾破坏藕芽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藕塘里出现了大量的蛙和野鱼,这意味着小龙虾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导致第一茬小龙虾收上来比预期的要差很多。
原来湖水中出现了许多小龙虾的捕食者,直接把水放入藕田,这些捕食者也会跟着进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董平专门开通了一道过滤池,将捕食者半路拦下!这样小龙虾不会受到威胁,产量也跟着提高了!
董平的小龙虾受到了市场的追捧,销量非常好,也和他池塘的水质好有关系。
小龙虾本是杂食生物,小龙虾住进藕塘不仅可以吃掉藕田里的浮萍和一些烂掉的荷叶,而且小龙虾的粪便可作为莲藕的天然肥料,这样一来,水质自然就变好了!
这哪是“冤家”?简直是互帮互助的好伙伴啊!
董平说,藕田里每亩小龙虾的产量在150公斤左右,每公斤40元,收益在6000元左右。去掉成本,每亩地至少增收3000--5000块钱之间。
微山湖的水质好了,环境美了,自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不,微山湖上的鱼鹰捕鱼也变成了现在的旅游项目。
鱼鹰是天生的猎手,有一副好眼力,一只鱼鹰一天可以从湖中捕捞大大小小几十斤的鱼,是渔民打鱼的好帮手!
正是因为鱼鹰捕鱼的能耐太大了,为了保护微山湖的生态环境,鱼鹰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它们当上了演员,鱼鹰在指定的湖水区域中为游客们表演捕鱼。
鱼鹰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它们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鱼鹰要靠人工喂养进食,给鱼鹰喂食着实有趣。
见识到了吧!生吞!因为它们没有牙,并且鱼鹰的消化能力极强,5-6个小时,一条大鱼就被消化的无影无踪了,所以不用担心整吞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