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近700公斤,收入是玉米的近2倍

发表于2019-01-09 来源: 创业指南网 热度: 36

  “别看我的水稻种在盐碱地里,但每亩能收近700公斤,卖的钱是玉米的近2倍。”9月28日,茌平县韩屯镇韩西村农民吴子文高兴地说。

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近700公斤,收入是玉米的近2倍

  在韩西村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稻秧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盐碱地里能长出这么好的水稻,的确令人惊讶。“这不新鲜,20亩水稻再有一段时间就能收割了。”说起盐碱地上种水稻,吴子文打开了话匣子。“种水稻最兴奋的是水稻刚刚露头的时候,心想这苗成了,这事也就成了。”去年,吴子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一亩半水稻。为了保证成功,他专门跑到外地找老师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并引进了禾苗。刚开始他怕影响玉米丰收,就把禾苗种在村西头的水坑边上。其实,周围村庄村民都不敢想盐碱地里也能种水稻,所以去年10月下旬当水稻收割的时候,村民们像看大戏一样纷纷赶来。当他们亲眼看到金黄的稻穗满满当当地挂在稻田里,心里都服气了。

  盐碱地土壤碱化度较高,严重影响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在茌平这种土地并不少。吴子文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偏不信这个邪。倔强的他一直在自家地里种着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实际上,通过多年引用黄河水对盐碱地灌溉洗盐排碱,放淤改良,打压土地碱性。吴子文地里的小麦和玉米逐年增产增收,前两年小麦每亩达500公斤,玉米每亩达650公斤,20亩盐碱地每年不少给他挣钱。

  按说盐碱地通过改良获得收益,吴子文应该满足。但吴子文这个人又不安于现状,非要在盐碱地上折腾点事。原来,一次他开车去济南,在过黄河的路上,看到路两边都是水稻。旱地里能长水稻?吴子文大感疑惑,下车看了好一阵。“一打听才知道,旱地里开出方形田块,用黄河水灌溉,栽上稻苗秋天就能长出稻谷。”吴子文说,“我自己也有地、有黄河水,通过改良,肯定能长出与这里一样的水稻。”

  有了去年一亩半水稻的成功,今年6月份,吴子文一下子把20亩地全部改造成田字形的地,种上了水稻禾苗。“我买了2000公斤豆饼、5000公斤牛粪,作为水稻的底肥。”吴子文说,为改善水稻根系土壤,他在稻田里还放养了一些泥鳅;为了有充足的黄河水,在水稻田南他还深挖了一个沟塘,储蓄了充足的黄河水。几招下来,盐碱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稻粒饱满。初步估算,1亩地能产近700公斤,20亩地共计近14000公斤。

  水稻丰产在即,再次引来了十里八村的村民,这次他们不只是围观,不少人还下决心跟着吴子文一起干。目前,有30多户村民和吴子文签订了明年种植水稻的意向合同书。吴子文说:“让大家都来盐碱地里种植水稻,不用拉不用拽,现成的水稻成功丰收,就是最好的广告。”

  信息来源:农村大众

>>>>完整章节全文在线阅读 <<<<

上一篇 下一篇

继续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