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造纸术 (第1/3页)
刘府,书房内。只见刘成捧着一堆白纸在那傻乎乎看着,脸上显得一种凝重的心情。
“涛儿,这纸真是由你所做的。”刘成以一种怀疑的目光看向刘涛,显然刘成显得有点不相信。的确,虽说这时候的纸已经由蔡侯发明出来,不过却是略显微黄,而刘涛所发明之纸确是奇白无比,刘成有所怀疑也是正常。
“回父亲,这纸的确是孩儿是由孩儿所发明的。”刘涛充满着信心得说道,之后便对着刘成会心一笑。紧接这刘涛便问道“父亲可想知道这纸的原料吗。”刘成点点头道“愿闻其详。”“不
瞒父亲,这纸的原料乃是由麦草和树木所组成的。只见刘成不信的问道“麦草便是造纸的材料?怎么可能?”刘涛见刘成不信,不慌不忙的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孩儿以前就曾在典籍上
看过蔡侯造纸的材料,那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物。但这些材料不甚好,也导致了纸张制作出来之后泛黄、粗糙。于是孩儿细思了一下,发现这些材料皆是与树、藤、麻等草木有关,于是便大胆猜想纸的材料乃是草木,故此便用上这些麦草作为原料了!”
刘涛对刘成说大胆推测纸乃是以草木为原料,当然是胡扯的话了。其实刘涛对于古代的造纸术,也算认识,只不过只记得大概的工序,其他的细节倒是不太清楚。但是这也没有难倒他,这时代造纸术经过蔡伦的改革,其实已经成形,后世的造纸术其实都是从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以及换其他原料制纸罢了。
纸其实早在蔡伦之前便存在,只不过其之前并非以草木作为原料制作,只看“纸”字之形,左面乃是“丝”字旁便可知纸一开始的时候是与丝有关的。在西人眼中,华夏最出名的莫过于丝绸
,而华夏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被称之为赫蹏或方絮。而这些方絮,其实便是最初期的纸了。
后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再从价格高昂的丝绸之中取得,而改为以树皮、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