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战前准备 (第3/3页)
的先登死士。
尤其是鞠义的先登死士,更是牛逼,袁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於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 界桥之战,这八百“先登”在袁绍大将麹义(不要看不起被演义忽视的他,他在前期的表现比所谓的“河北四将”还抢眼,后来因为居功自傲,被袁绍杀死)率领下竟然击败公孙瓒的“万余”骑,其中还包括精锐的“白马义从”!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陷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史书中写很明白,这八百人“晓习羌斗”,也就是熟悉“骑斗”,在公孙瓒骑兵冲来时他们躲在“楯下”,“未至数十步”时一起冲出,用千张“强弩”射垮了公孙瓒纵横北地的骑兵。
至于如何训练这骑兵,刘涛自然只能根据自己在后世看影视剧和其他小说的经验整理出了一套元朝时候骑兵的训练方法;这些骑兵没人都是在马背上都插着二根标枪,每天这些骑兵都是在马背上投标枪。待得标枪投完之后在拿出環首刀厮杀。
汉朝时的骑兵是根据匈奴的样式所创造出来的,不过却没能学到马上射箭的技能。所以汉朝时的骑兵也懂得冲锋,有些个别的将领偶尔也会用计,例如会迂回包抄。不过若步兵阵中有一些强弩,那骑兵便只能活活给别人当靶子了。
好在刘涛却是知道骑兵的弱点,是故才创造出投标枪的这一方法,这样能大大改善了骑兵的缺点,也能使的骑兵变得更强。而且标枪比弓箭更厉害,在马上射箭不管能不能射准,就单单说距离,若是顺风时道也还能有五十至六十丈,而标枪则大大不同,借助马力,人的臂力加马力,人马合一至少标枪也能投射一百五丈至一百八丈的距离,而且威力还远远大于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