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风光无限 (第3/3页)
“对,我就是做灌汤包的,光是包包子,就干了七、八年呢。”
“做灌汤包有什么讲究吗?跟我们店这包子有啥不一样?”
知道原来那家店都黄了,陈舟也放心地询问起来。
郑阿姨谦虚道:
“没啥特别的,跟你做的包子差不多。也就是...死面儿,水馅儿。”
她本来以为,陈舟就是随口一问。
所以一开始的回答,也是随口一说。
但没想到对方还听得挺认真,连旁边的小姑娘,也是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于是又主动给两人详细地讲了起来:“和面的时候...这个水馅是...包要记得...蒸的时候...”
做包子大姨把原先的做法,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倒是吃包子,有个口诀,大姨说得很清楚:
“轻轻提,慢慢移。”
“先开窗,后喝汤。”
“一扫光,满口香。”
除了做法,陈舟又学会一段顺口溜。
当然,以他现在的专业程度,不用手把手教了。尤其还是他最擅长最精通的包子品类。
听郑阿姨详细讲过一遍,陈舟就已经做到了心里有数。
郑阿姨其实觉得陈舟店里的包子味道就相当不错了。
“小伙子,你这包子,手艺就挺专业的。”
赵仪琳回道:“我师兄当时天天都在练!”
“你们一起拜师学的啊。”
俩人一说话就会把话题聊跑偏。
最后,陈舟向郑阿姨发出邀请:
“大姨,有没有兴趣在我店里帮个忙啥的?发挥发挥余热。”
这下轮到郑阿姨头疼了。
如果聊起前老板的事情,她可以云淡风轻。但老人家现在跟儿媳妇的关系,可是真难处理。
“唉呀,”郑阿姨叹了一口气。
“等孙子上学,我就得回老家了。”
“您要是想来,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帮你一起想想办法。”陈舟的话,也只能说到这里了。
郑阿姨觉得跟店里两个年轻人挺投缘。尤其是看老板也很顺眼。身体还挺硬朗。
但自己眼前的家庭情况是真不能支持她出来再上班。
只给陈舟撂下一句:
“你们当儿子,当丈夫的也不容易,夹在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