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平曙林重生之基建狂魔人生 > 第2章 我不想克父啊

第2章 我不想克父啊

    第2章 我不想克父啊 (第3/3页)

地缓过来,但没有停止痛哭。

    平曙林父亲叫平海初,人已经去了,没有办法再生还。大家开始劝慰平曙林母亲旷玉竹。

    “玉竹啊,海初已经走了,你再怎么哭,也没有用了。他们几个还小,海初的后事还需要你来掌握。”

    大家劝慰来劝慰去,终于使平曙林母亲稍微安静下来,只是鼻孔和喉咙里不断的抽泣,她跟坐在身边的亲房商量,接下来怎么做事。

    现在是双抢农忙季节,大家地里的事都做不赢,七月下旬,天气这么热,怕遗体在家里停放久了会发臭,最后亲房们决定三天发丧安葬。

    父亲还只有四十余岁,不可能在家准备了棺材,去街上买,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经伯父和姑父他们商量,先用了奶奶的棺木。

    稍微闲暇一点,大家又开始议论:“同建堂那个尼姑真的算得准,她讲八娘满了八十要落花,这不,海初就去了。”

    八娘是平曙林奶奶,去年满了八十,前段时间去了姑姑家。大家怕她伤心过度,又忙不过来,没人照顾,就瞒着她,没让她回家来。

    亲房请来了一位在附近村落行走了三十多年的老地仙。平曙林和亲房一起带着地仙看了两块地,地仙建议选取坐北朝南的一块缓坡地作为父亲的阴间寝地。

    老地仙说这块地近前有鱼塘水田,远处有山峦,空阔,看得远,明堂敞亮。后面有连绵的群山,一级级往后面高起,靠山持稳。左边的山峦缓缓高耸,青龙长卧,而右边低缓,白虎需要清静。后代必定出状元,必定发财。

    平曙林前世,在四十多岁开始,喜欢看命理堪舆的书籍,也懂一些。看了书才知道,故人在天之灵只会保佑他的孙辈一代,不会保佑子女这一代。这天堂和阴间大概也是隔代亲吧。所以子女这代要孝顺父母,为自己的子女后代积德。

    地师端着罗盘勘地,定向,念词,动土。

    平曙林前世知道这地是火石子土,很难挖。但他知道这地确实好,常年没有水浸,坡度也缓。

    前一世,弟弟家的儿子不太听话,走了许多年的歪路。自己看了堪舆的书后,又问一些老先生,才知道原由。所以这一世,要扭转那个现象,不能只是自己的儿子好,也要侄子好才行,家族才能够兴旺。他要地师稍微把朝向调整了几度,把金井往后退了一步。

    地师很惊讶。“孝家长子,不能这么移动,移动一下方位,对长子这房就没那么好了。”

    “不要紧,我和弟弟两房都好,才是真的好!”

    既然主家这么讲,地师肯定就依他的。只是他不理解,这二十岁都没有的小伙子,怎么懂这些堪舆的学问。

    挖金井的八个金刚,对平曙林的话语感到很赞。这一行为,在村里传了多年,作为教育子女团结的典例。

    待地仙把他的法事做完,请来挖金井的八大金刚就开始挥锄开挖。这八个人都是亲房里面次次参与挖金井抬灵柩的老金刚。开挖过程中,锄头根本挖不进,只得换了洋镐。

    其中一人神情凝重地说道:“平曙林,老地仙帮你父亲选了一块好地。这土里含火石子,洋镐挖不了一个小时,就要换,重新回火锻打,幸亏你伯伯家有两把。二十年后,你屋里肯定要出状元郎。”

    平曙林前一世知道这种情况,儿子确实读到了博士。悲痛之中,不好接他们的话,但也不能没有表示。平曙林声音低沉的说:“发叔,借你贵言!”

    按照农村习俗,请来道士做了一天两夜的亡灵超度,第三天就上山安葬,入土为安。

    流程很简单,一切都只是为了节约时间,节约开支。

    因为平曙林父亲平海初平时愿意帮人忙,人缘好,村里许多原来没有人情往来的人家也来随了礼,给经济紧巴巴的平曙林家缓解了很大的压力。

    平曙林知道,他欠着乡亲们的人情。这份情,只能自己兄弟以后慢慢去还。上一世,他对乡邻们都很好,这一世,他肯定自己会更成功,他内心已经坚定:达则兼济天下!

    他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的瓦片,心中回想蓝溪桥上那位老先生的话语,简直不敢相信,确实准,而且两世都准了。

    平曙林这一世,还是没有拦住父亲的离世。难道重生了,也不能改变哪些已注定的轨迹吗?自己重生,已经过了高考,没考上那是生不逢时。但明明知道父亲这一世同样会心梗,为什么就没有改变他的命运呢?是不是自己这克父的能量,无法那么随便的消失?两世为人,也不得其解。

    老天爷,我真的不想克父啊。

    假如是这样,我重生还有什么样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