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304章 隐龙卫

第304章 隐龙卫

    第304章 隐龙卫 (第1/3页)

    这份关于辽东屯田的奏疏,条理分明,数据翔实,将屯田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具体方略阐述得透彻非常。

    从从辽河平原“地势平衍、水源充足”的首善之区,到辽西走廊“傍海通道、土质尚可”的次选之地,连辽东“寒暑失常、辽泽水潦”的气候短板都一一列明。

    还有军民的安置调配,到农具种子的供给、水利设施的兴修,事无巨细,皆考量周详,令人信服。

    朱由校起身,踱至那幅巨大的《辽东舆图》前,目光随着孙承宗奏疏中提及的屯田要点一一掠过。

    他心下不由暗叹,自己先前确实犯了想当然的毛病。自己先前仗着后世,总觉得辽东地广人稀,屯垦当是易事,却忽略了此时代辽东独特且严酷的地理气候,以及明末错综复杂的军情民情。

    孙承宗的这份奏疏,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认知中的盲区。这位历史上堪称明末柱石的能臣,不仅洞察入微,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份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奏疏中所描绘的,不仅是开荒种田,更是一幅经略辽东、固本培元的宏伟蓝图。

    依此行之,朱由校仿佛能看到数年之后,广袤的辽河平原上,万千军民齐心协力,沟渠纵横,禾苗青青,生机盎然。

    “来人。”朱由校转身,语气沉稳而坚定。

    随侍在侧的司礼监太监刘若愚连忙趋步上前,躬身听旨。

    “传朕旨意,孙爱卿所奏辽东屯田事宜,剖析透彻,规划周详,朕心甚慰,悉数准奏。即日起,委任孙承宗全权督办,朝廷六部及辽东各级官署须竭力配合,不得推诿掣肘。所需耕牛、农具、种子等项,由内帑与户部优先统筹拨付,确保及时足额,不得延误。”

    略一沉吟,朱由校又道:“告诉孙爱卿,朕信他之能,屯田之事可放手施为,不必拘泥旧例。若遇难处,无论军政民事,皆可密折直奏朕前,无需经六部中转。朕在京师,必为其后盾。”

    “奴婢遵旨。”刘若愚恭敬应下。

    “还有,”朱由校语气缓和下来,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从内库支取些上好的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