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2/3页)
与建虏精锐纠缠不休之时,便是我们起事之机!届时,朝廷重心在北,腹地空虚。
即便那小皇帝最终能胜,也必是惨胜,元气大伤,无力立刻南顾。只要我们动作迅猛,趁势拿下山东要地,形成割据之势,他便不得不忌惮三分,我等方能于夹缝中求存,甚至……争得一席之地!”
他声音转冷,带着一丝决绝的寒意:“反之,若等他携大胜之威回师,整合朝堂之力,届时,我等声势越大,便死得越快!”
这番剖析切中要害,众人纷纷点头,原本有些动摇的信念再次坚定起来。
“二弟,”徐鸿儒看向徐和宇,“你即刻动身,代表我亲自北上一趟。先去滦州石佛口见王好贤王公子,再去景州寻棒棰会首座于弘志。
务必与他们约定好共同起事的时辰,告诉他们,合则两利,大明这艘破船,该沉了!”徐和宇作为教主亲弟,以他的身份前去,既显重视,也足见足以取信王好贤和于弘志两人。
“遵教主令”徐和宇沉声应道,作为徐鸿儒的弟弟,他并没有仗着身份直呼大哥,毕竟教内称职务,也是对大哥威望的一种支持。
安排完联络之事,徐鸿儒转而望向侯五与周念庵,语气变得格外凝重:“侯五哥,周先生,你二人执掌教中耳目。前番我让你们详查杨明辉、林涛二人底细,以及近期投靠的那批海盗精壮,可有何发现?”
侯五与周念庵对视一眼,由周念庵回禀:“禀教主,我等已多方暗访。登莱总兵沈有容近半年来率水师频频出击,荡涤渤海,那帮海盗原是在山东沿海劫掠为生,确因走投无路才投效我圣教。其身份背景,经核对,大多无误,且多操鲁地口音,暂时看来……可信。”
他略微停顿,继续道,“至于那杨明辉,乃是曲阜士子,确系因得罪孔家,遭其勾结官府构陷,以致家破人亡,父母惨死,发妻受辱自尽,其本人因在外游学方得幸免。此人多年来暗中联络佃户流民,矢志复仇。故而今日在会上,才会力主攻取曲阜,其言虽激,其情……可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