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血染草原:大明铁骑的北罚 (第1/3页)
就在大明山东暗流涌动之际,远在镇北关以北近千里的嫩江中游流域,一场由皇帝朱由校亲手推动的风暴,正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席卷着这片已有近百年未见汉人军旗的科尔沁草原。
伊克唐噶哩坡,这片位于蒙古草原与东北平原过渡地带的丰美草场,水草丰茂,地势起伏,易守难攻。
科尔沁部在此建立了庞大的营地,既是军事指挥的中枢,也是举行盛大祭祀的宗教场所。嫩江蜿蜒如带,伊克唐噶哩坡的初夏草原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晨的阳光洒在无边的绿毯上,牧民们早早起身,妇人们提着木桶走向奶牛,熟练地挤着奶,洁白的奶线注入桶中,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远处,经验丰富的牧马人骑着骏马,挥动套马杆,将一群群骏马驱赶到水草最丰美的地方。
孩子们在毡房间追逐嬉戏,空气中弥漫着奶干与牛粪火混合的独特气味,那是草原生活的气息。
几缕炊烟从大大小小的毡包上升起,袅袅飘向湛蓝的天空,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富有生机。
几个年长的牧民聚在一处毡房外,一边用小刀修理着马具,一边悠闲地交谈着。
“也不知道我们家的查干这次跟随台吉南下,能抢回来多少粮食和盐巴。”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者眯着眼,望着南方,
“最好是能抢一口大铁锅回来,家里那口旧锅都快漏了。”
旁边一个缺了颗门牙的汉子咧嘴笑起来,露出黄黑的牙齿:“就是!听说汉人的女人,皮肤又白又软,跟奶豆腐似的。真希望我那不争气的儿子阿尔丹能开窍,抢两个回来,也让咱们都尝尝荤腥。”
另一个汉子哈哈大笑,拍着大腿:“借你吉言!最好抢两个会缝衣服的,我家那口子手笨,缝的蒙古包总漏风。”
他们语气平淡地交谈着,仿佛南下劫掠、杀戮汉人、抢夺财物和妇女,是如同放牧、打猎一般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畅想着通过破坏和毁灭别人的家庭,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需求,言语间透露出的残忍与麻木,与他们身后那片祥和的草原景象形成了令人心寒的反差。
然而,这片“祥和”并未持续太久。
正当他们交头接耳之际,脚下的大地忽然传来一阵轻微而持续的震动。
起初很微弱,像是远处的闷雷,但很快就变得清晰起来,连放在地上的奶桶里的奶面都荡起了涟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