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天罗地网 (第1/3页)
五月底的登州府,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掠过丹崖山麓,带着夏日特有的湿润与凝重。
位于蓬莱县城北侧的备倭城,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雄踞于山东半岛最北端的山海之间。
这座历时半年扩建而成的军事要塞,依山傍海,气势恢宏。北临苍茫黄海,南接繁华的登州府城,已然成为大明北方海防体系不可或缺的战略枢纽。
作为皇帝新设立的三支帝国水师之一,登莱水师为了容纳暴涨的舰船,经过半年的不断扩建,才达到如今的规模。
一眼望去,晨光中军港内人声鼎沸、桅杆如林,数百艘战船整齐列阵,桅杆如林,帆影蔽日。
新修筑的青石码头绵延数里、平浪台和防浪堤组成完善的防御体系,形成一处封闭性极佳的军港。
唯一出海通道的水门两侧,炮台上架设的数十门重炮在曙光中泛着冷光,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总兵府内,沈有容刚结束清晨的操练,额角还带着汗珠。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将鬓角已染霜白,但双目依然炯炯有神,锐利如鹰。
此刻,他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海图前,手指沿着渤海湾至济州岛的航线缓缓移动,眉宇间带着深思熟虑的神情。
“报!“亲兵统领赵武快步而入,手里捧着一卷缴获清单,声音带着几分兴奋,
“大人,巡海分舰队回港了!共俘获走私船十三艘,缴获粮食五千石、生丝六千斤,还有倭刀三十柄、硫磺一千五百斤,另有金银若干。“
沈有容微微颔首,神色平静。自陛下密令加强倭国航线管控以来,登莱水师每月都能截获大量违禁物资,这样的战报已是常态。
更让他欣慰的是,在实行“大明商船十税一,外番船只十税二“的新政后,不仅走私得到遏制,合法贸易反而日益繁荣。
登莱水师提供的护航保障,让商贾们安心往来,沿海各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按例处置。”沈有容沉声道,“八成缴获解送京师,一成分赏有功将士,一成送交登莱巡抚衙门。”
他顿了顿,补充道,“受伤的弟兄们多加抚恤,阵亡者的家眷要好生安置。”
“得令!”赵武躬身领命,快步退出。
沈有容踱步至窗边,望着繁忙的军港,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去年面圣时的情景,那位年仅十五的皇帝指着海图,眼神亮得像燃着的火,
“海上疆土,关乎国运。朕要的不是只能守着家门口的水师,是能纵横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