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热情的过分 (第3/3页)
驳的土城墙,土城墙两侧刷着各种各样的革命标语。
左边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有所准备,祖国辽阔土地到处都是侵略者的坟墓!”上面还画着绿军装红领章,头上戴着军帽和草帽的军人以及民兵的宣传画。
右边写的是“深入批L批k,猛促轻工业发展,积极为国家贡献煤炭和粮食!”配的是煤炭工人挖煤和生产队生产的画面。
城楼上写着“望嵩”两字,这是汝县的北城门。
再走过一段路,建筑气派了许多。汝县的人民电影院和县革委会、招待所、工会大楼都在这边。
“那就是咱们文化馆,咱们汝县最漂亮的地方。”老孙得意地说道。
文化馆的大门由中门加两个侧门组成,正门上面写着“汝县人民文化馆”,两道侧门上方分别写着“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整个大门的造型十分气派,正门的柱子方方正正,基座上还雕刻着纹路。
大门里面的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跟个小花园一样。
“一民,知道我为什么说咱们文化馆是汝县最漂亮的了吧,咱们馆长喜欢花草,院子里都是他种的。十年期间,这院子也立了大功,馆长将很多文物都埋在了下面。”老孙一一介绍道。
还没说完,正中间的房间里面几个人快步跑了出来,几个人的目光紧紧盯着刘一民,老李则不像他们,只是站在门里面,静静地注视着院子里发生的一切。
“你就是刘一民同志吧,欢迎欢迎,我是馆长张久意,你叫我老张就行。你的文章我们都研读过了,非常好。在电话里,老孙就夸你年轻,果然是才华洋溢的少年郎!”
“是啊,英雄出少年,倒是让我们这些老人汗颜!”
“你好,馆长同志!”
“叫老张,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先带你参观一下文化馆和同志们见一见,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就在革委会的招待所。补助嘛,每天补助一块两毛钱。”
刘一民有点纳闷,怎么着就是一家人了?文化馆的这些人热情的有点过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