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全县作报告(求追读) (第1/3页)
文化馆内,一群人还在商量着到时候怎么安慰刘一民。这边革委会,已经是笑声和哭声夹在在了一起。成绩过低的考生,拿着成绩单心如死灰,甚至直接掩面哭泣的不在少数。
“老于,让你认识一下咱们洛城的文科第一,刘一民同志,不仅还是第一,而且还是咱们洛城的作家,写的小说刚在《人民文艺》上发表。一民,这是咱们地委招办的主任于水。”
招办于主任笑着伸出了手:“刘一民同志,不错的小伙子。我这次来,就是想亲眼看看,咱们地区的文科第一长什么样子!五百分的试卷,拿到了四百五十一分,自恢复高考以来,这是咱们地区的最高分数了。
让我更没想到的是,写《驴得水》的作家也是你。在我们教育系统,很多人都讨论了你这部小说。老杨啊,你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于水一脸复杂地看着杨玉山,去年成绩那么差,今年不声不响地放了一个卫星,要只是地区第一还罢了,毕竟每年地区都有第一,关键很可能是全省第一。要是全国?这是于水断然不敢想的事情。
“什么叫捡,这是我们县革委会重视教育和刘一民同志努力的结果!”
“得了个便宜,你就卖乖吧!刘一民同志,恭喜你可以上大学了!感谢你响应国家恢复高考培育人才的伟大号召,希望你能紧紧跟随D中央的脚步,参加新一代的长征。奋力攻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无穷的革命精神,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年轻一代,感到自豪和光荣!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进!”
于水又是紧紧握住刘一民的手不断地晃动,旁边的县里面的记者的相机咔咔的拍个不停,最后跟杨玉山、老张几人又来了一张大合影。
过了一会儿,杨玉山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将刘一民拉到角落里低声问道:“一民,你老实告诉我,你报的哪个学校?”
刚才光顾着高兴了,要是志愿没报好,一切都白搭了。再闹出一个文科第一,最后上了专科或者普通本科的笑话就完了。
刘一民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