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个小人物的北平史(求追读) (第1/3页)
晚上无事,澡堂泡澡...
邹获凡告诉刘一民,《燕京文艺》的周燕如实际上不错,只不过目前《燕京文艺》的负责人过于保守,她们这些编辑工作起来也是束手束脚。
《燕京文艺》的第一任主编是老舍,自老舍之后,不再任命主编,而称呼为主要负责人。
“老周也是从西北走出来的老同志,革命觉悟还是有的。”
刘一民知道周燕如,作为一代知名的编辑,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人。因为现代的很多作家,跟周燕如都有过合作。
比如周燕如和余桦,余桦的成功刚开始离开不了周燕如的帮助,亲自打长途电话邀请余桦北上改稿。当时余桦还不知道改稿报销路费和食宿费,每天还给补贴。
当周燕如告诉他改稿每天补贴2元的时候,余桦兴奋地恨不得立刻到燕京,因为当时他的工资一个月才16元。
“邹同志,聊着呢?”
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在澡堂里面响起,刘一民通过声音望去,一个穿着大裤衩的老头佝偻着身子走了进来,皮肤干巴的像黑色的树皮,不过在澡堂水雾的滋润下,皮肤的水分增加了不少。
一双老脚像鹰爪一般,抓地力十足。
“老马啊,忙完了?”
“忙完了,添了最后一次煤,炉子烧的旺着呢,我进来也泡一泡,这位年轻的同志是?“锅炉工老马躺在水池里面,嘴里发出十分享受的低吟声。
“刘一民,我们杂志请来的诗人,过几天就该去燕大上学了。一民,这是招待所的老马,六几年就在这儿了吧?”
老马仰着头算了一下,感叹道:“65年身体不行了,就被安排在了招待所烧锅炉,这里的锅炉我烧了十三年喽!”
“一民,老马生下来就在这片地方,那时候还叫北平,你要是想知道老北平的故事,听他讲准没错。”邹获凡笑着说道。
刘一民看向眼前的这个老头,是本该老成稳重的年纪,偏偏看起来有点玩世不恭,脸上的跳动的血管像是要破皮而出。
“邹同志,你可别拿我打擦了,解放前我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