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75章 转载稿酬(求票,求追读)

第75章 转载稿酬(求票,求追读)

    第75章 转载稿酬(求票,求追读) (第1/3页)

    《今天》的第一期发表了他的那首《回答》,这一首诗歌刘一民也非常喜欢。第一期大部分刊登的都是他们以前写过的诗歌,除了《回答》能看之外,其余的能看的不多。

    大量的诗歌就是几个短句凑在一起,甚至看不懂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为什么被艾清、臧克稼称为“朦胧”的原因,有的诗歌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懂写的是什么。

    发刊词和致读者的话挺有意思的,发刊词的里面写着老一代诗人落伍了,新的诗歌纪元从此开始了。这些老一代诗人,听了能开心吗?刘一民觉得,这些老人能忍到八几年后出手已经算是很能忍了。

    关键是写的好也行,大部分写的跟汝县文化馆那些人一样,要说有什么不同,可能就是他们没有自办的刊物,没办法发表。

    致读者的话更有意思,写着“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再联想到北島的立场,就有意思了。难怪他出国之后,面对国内的批评声音,会将他们视作党同伐异,甚至认为是迫害。

    《今天》的定价是五毛钱一份,价格比《人民文艺》和《燕京文艺》贵了三倍以上。这也能理解,除了纸张是免费顺的之外,其余的都得花钱,跟正规的出版物没办法比。

    刘一民将杂志叠了起来,估计过不了几天,校园内外都是对这份杂志的讨论的声音。

    “一民,你还能看懂英文书?”李学勤看着刘一民拿着的书吃惊地问道,接着眯着眼睛哼哼了两句:“你不会是在充当大尾巴狼吧!咱们的英语水平都差不多,约等于零,我不信你能看懂。”

    “不瞒各位,平时你们睡觉的时候我都在学英语,我觉得这英语并不难,只要你们掌握了技巧,都能学会。”刘一民合上书后,对着一脸不信的李学勤说道。

    “那你给我们讲一讲,这书里面说的是什么?”

    “这本书记载了美国六十年代的民权解放运动,还有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马丁路德金有一个著名的演讲,叫做《我有一个梦想》,后来还被收录到了中国学生的语文课本里面。

    三个人一听,真能看懂啊,于是拉着刘一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