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78章 《人民文艺》的野望

第78章 《人民文艺》的野望

    第78章 《人民文艺》的野望 (第2/3页)

。”

    刘一民拍了拍他的肩膀,朝着图书馆走去。

    没想到路上遇到了张曼凌,手里面捧着一本书,看到刘一民后,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并炫耀起了手里面的书:“一民,《欧也妮葛朗台》,我排了三小时的队才买到的,这是最后一本,你看不看,我借你先看看。”

    “不用了曼凌,你排了这么久你拿着看吧,中国的名著我还没研究明白,就先不看外国的了!”刘一民笑着摆手拒绝。

    “瞧你谦虚的,你要是没研究明白,中文系除了教授们也没人研究明白了。”接着脚步一顿,狐疑地看了一眼刘一民:“你是不是早看过了?”

    “真聪明,看过一点点,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你在哪儿看的?”张曼凌好奇地问道。外国名著就最近才开始放开,每一次发售都是排着长队,刘一民又没去买。

    刘一民想了一下,随口说道:“我在《诗刊》编辑部待过一阵,里面有些老同志有这本书,借来看过。”

    张曼凌听到后点了点头,又苦笑道:“又被你给抢先了,我还以为我是第一个看的。你看过了,你给我讲一讲葛朗台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贪婪吝啬鬼。”

    “我...”

    “中午给你洗饭盒!”

    “得,成交!”

    外国名著在八十年代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可谓非常深远,《欧也妮葛朗台》里面的葛朗台的形象,被不少人拿来形容自己吝啬的朋友。

    遇见抠门的,直接称呼对方为“葛朗台”,人也骂了也不显得粗俗,甚至还能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学水平。

    “这是你现在写的小说?挺有意思的名字,《狼烟北平》....不过,我一定能赶上你的。”张曼凌不服气地说道。

    “曼凌同志,人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大作家就是道理多!”

    ....

    《人民文艺》编辑部内,崔道逸正在埋着头忙碌。第12期的《人民文艺》样刊已经印出来了。主编张广年看了这一期的稿子后,直接拍板,相比上个月首批整整加印了三十万册。

    崔道逸看了看本期的样刊,封面上印着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