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爸明天不在家(感谢杨杨杨yyy的盟主) (第1/3页)
周二那晚因为叶老师有事,所以跟生物老师调换了一下,今天周五晚自习周测考英语。
英语这个科目的学习上,陈拾安的进度是越来越快了,经过这一周的学习,他已经背到了高二上册的英语。
现在就是高二上学期,但实际班里学习进度已经到了高二下册过半了。
陈拾安估摸着,下周在英语上就能赶上班里的学习进度。
再过一周的话……嗯,应该就是班里的进度在追赶他了。
因为他一直都是全教材通篇背诵的,加上初中教材里出现过的单词,陈拾安目前掌握的词汇量已经来到了4516个。
通过背课文的方式,他的语法和写作阅读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语法终究只是一种语言模式而已,语法再高也有个限度,不像单词,听温知夏说,英语的单词总数差不多得有大几十万个。
全部去记住肯定是没这个必要的,能熟练掌握八千个常见单词就足够应对考试和外语交流了。
为此,温知夏前两天还特地给陈拾安借了一本词典,等他把高中英语的课文全部背完之后,直接从词典上背陌生单词,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之所以现在不直接背词典,还是想着多熟悉一下语法和写作阅读,而这一块直接背课文是最有效的。
这洋人用的洋语,陈拾安心里多有吐槽。
从语言结构与表达效率来看,汉语的‘单字表意’特性远超英语的‘字母组合表音’,汉语中每个汉字都承载独立意义,通过不同组合就可形成海量词汇,而英语需为不同概念创造全新字母组合,记忆与学习成本更高,随便出来个什么新东西,就得创造一个新的单词,这二十六个字母,天知道再过几十年,会多出来多少新的单词……
再从信息量来看,汉语短句能够承载的信息密度极高,随便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汉字便勾勒出季节、动作、场景与意境,若翻译成英语,不仅字数翻倍,还损失了原句的凝练与韵律美。
当然了,英语作为一种被更广泛应用的语言,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语法逻辑结构更清晰、某些专业领域更适配等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多掌握一门外语,总归没有坏处就是了。
“今晚英语周测,大家都好好做卷子,不要交头接耳,不要作弊哈。”
晚自习六点半,叶老师提着小音箱、拿着周测卷子走进教室。
看样子是刚从家里过来的,身上的衣服跟白天上课时的那一身不同,不过依旧穿着那双标志性的白色的裸脚背小皮鞋。
因为叶老师温柔,对大家又好,班上同学最喜欢的就是她、最不怕的也是她,但自己成绩考差了,对科任老师最感到内疚的也是她。
“叶老师,今晚你不用在家带孩子了吗?”有同学大胆地问。
“不用,今晚带你们。”
“妈妈!”
“?”
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声,结果还真有好多人笑闹着地一块喊起‘叶妈妈’来。
叶老师无奈又好笑,也不斥责大家,那温柔和蔼的模样,可真是光辉拉满。
下周就是叶老师生日,陈拾安可知道,班上同学商量着偷偷凑钱要给叶老师买花买礼物,他也一起出了一份钱,别的不说,叶老师给的点读笔可真是帮了大忙的。
不过看样子叶老师还不知道大家在偷偷给她准备生日礼物,陈拾安还挺好奇叶老师收到礼物时会是什么惊喜模样。
至于其他老师嘛……花就没有了,不过小礼物还是有的,五班的大家一碗水还是端的挺平的。
“好了好了,时间到了都赶紧收好心思准备做题了,把卷子传下去吧。”
白花花的试卷答卷从第一排依次往后传。
郑怡宁拿着剩下的卷子往后一递,陈拾安接过,帮林梦秋抽出她那一份来,再继续往后递。
陈拾安低头看看手里的英语卷子。
当初入学摸底做的那张卷子,他看得满头雾水,如今已经自学到英语高二上册、掌握了四千多个单词的他,再看面前的这份英语试卷时,就像是拨开迷雾见真章一样,基本上全能看懂,有些没见过的单词,通过上下文推测,也能大概猜出来一些词义。
林梦秋的英语对比起数学来,成绩一般般,有点偏科,平时在135分到145分的区间里波动。
跟陈拾安一样,她对英语也没什么兴趣,属于是被迫学习的一门科目。
扫了眼试卷,她便低头开始做起题目来。
等她都写了三道选择题了,叶老师才调试好音响,开始播放听力题。
班上安安静静的,只有讲台上的音响在发声。
林梦秋低着头看着试卷,耳朵听着听力题的内容,时不时勾一下,做出自己的选项。
趁着这会儿的闲工夫,她又余光打量一下陈拾安。
这家伙听力题一题没写,只是像听歌一样,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听。
你还不赶紧写!一会儿听了就忘了!
虽然听完全部对话内容再来做题可以避免造成片面的混淆,但绝大部分考生都不会这样做,都是边听边做,最后发现有哪里听错的,才赶紧更正。
哪有像陈拾安这样听完再动笔的呀。
注意到她的目光,陈拾安看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