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土地之争的破晓时刻 (第2/3页)
新界碑的坐标;第二,李公证说说这协议的法律效力。”
孙工扶了扶眼镜,指尖点在图上的红点处:“东岭村原界碑往南移两米,是因为1992年发大水,老河沟改道冲毁了半亩地,地契存根在县档案馆——”
他从测绘图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纸页,“这是1953年的土地清册,上面写着‘西至河沟石桩’,现在石桩还埋在东岭村后坡的老槐树下。”
底下传来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仿佛有人被针扎了一下。
东岭村王二柱突然站起来:“我家那三分地……”
“王大哥家的地在缓冲区。”肖锋早准备好了小本子,“镇里算过,您家少了半分地,但镇农业站的大棚补贴项目,会优先给调整过土地的农户——”他翻开本子,“您上个月不是问过菌菇种植技术吗?补贴下来能弥补那半分地的损失。”
王二柱张了张嘴,摸出烟卷又放下了,指节在烟盒上敲出细微的“嗒嗒”声。
李娟适时翻开公证文书:“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两村争议地块经三次公示无有效异议,本次确权协议由双方代表签署后,会即时在省级土地平台备案。”她推了推眼镜,“也就是说,今天签了字,这地契就跟您家户口本一样,受法律保护。”
会议室里的嘈杂声渐渐低了下去,仿佛有人拉上了幕布。
肖锋看见老王缩在最后一排,手指绞着裤缝——那是他从前在企业做销售时学来的习惯,人一慌张就爱揪布料。
布料被他捏出一道道褶皱。
果然,老王“砰”地拍了下桌子:“都信他?这地划出去,以后东岭的娃想在自家地头种棵树都得问西岭人!”他脖子涨得通红,“我大侄子去年盖房,就因为地界不清被卡了三个月——”
“老王家大侄子?”西岭村陈阿婆突然站起来,拐棍敲得地面“咚咚”响,“你前年说承包西岭后山种药材,让我们凑钱买种子,结果呢?种子全烂在地里,你倒拿了两万块补贴!”她颤巍巍地指着老王,“肖干部来了大半年,带着测绘队爬遍山梁,给咱看地契、算补偿,你倒在这儿搅浑水!”
掌声“轰”地响了起来,像雷声滚过山头。
张村长扯了扯老王的衣角:“老兄弟,消消气。”老王的脸从红变白,又青又紫,最后“哼”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