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纸页有声,锋从磨处出 (第2/3页)
但没人能把镇里的土办法说圆,你能。”
肖锋的后颈沁出薄汗,湿意顺着衬衫领口蔓延,像有细虫爬行。
他想起昨夜在财政所改方案时,苏绾发来的短信:“周副省长当年主抓农业,最恨数据造假。”原来这不是闲聊,是验货。
他翻开文件,看到“信息对称”四个字被红笔圈了三次,墨迹深重,几乎要穿透纸背。
喉咙突然发紧——八年前周梅在咖啡馆摔他简历时说“你这种人永远上不了台面”,此刻阳光里的纸页哗哗响,每一页都在说:能上。
会面结束时,副组长起身拍他肩膀,掌心厚实,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下周三来省纪委领材料,先别和镇上打招呼。”
肖锋低头应着,余光瞥见老人将那份李庄村的比价单收进抽屉,金属扣咔嗒一声,像块压舱石落了底,沉稳、决绝。
出了招待所,秋阳正烈,晒得额头发烫,额角汗珠滚落,滑进衣领,留下一道微痒的痕迹。
肖锋摸出手机,苏绾的短信刚好跳出来:“老地方,有客。”字迹清秀,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节奏感。
省发改委楼下的茶餐厅飘着茉莉香,香气清冽,混着刚出炉点心的甜腻。
苏绾坐在临窗位置,阳光勾勒出她侧脸的轮廓,发尾别着珍珠夹,光线下泛着柔润光泽。
面前摆着三本《县域经济研究》,书页翻折处露出密密麻麻的批注。
见肖锋进来,她指尖轻轻敲了敲对面空位——那是留给省发改委规划处的小吴、政策研究室的小林,还有苏绾的师妹小陈。
指甲敲击桌面,声音短促而有节奏,像暗语。
“肖镇长的财政公示,我们在研究室讨论过。”小吴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遮住眼神,“上次去南溪县,村民还问‘你们能搞成青云镇那样吗’?”
肖锋端起茶盏的手顿了顿,瓷壁温热,茶汤微烫,舌尖触到一丝苦后回甘。
苏绾昨晚说“年轻干部要攒口碑”,他昨夜在镇街走了三圈,把这三个月遇到的堵点痛点在脑子里过了三遍。
此刻茉莉茶香漫进鼻腔,他突然想起母亲说“做人要像泡茶,得慢慢出味”。
“其实就是把账本子从抽屉里拿出来。”他笑着把公示栏被雨淋湿后村民自发用塑料膜裹起来的事讲了,声音平稳,带着泥土般的质朴:
“前天我去回访,有个老大爷蹲在栏前,指着数字说:‘这回,我认得清。’”
小林听得眼睛发亮,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笔记本边缘:“这可以写进年度案例集!”
等他从茶餐厅出来时,衬衫后背已经湿透,黏在皮肤上,风一吹,凉意刺骨。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镇党委书记老周的电话:“回镇里一趟,我在办公室等你。”
镇政府的梧桐叶正落,踩上去沙沙作响,像踩碎一地旧信。
肖锋踩着满地金箔往办公楼走,远远看见老周的办公室亮着灯,窗玻璃映出他佝偻的身影。
推开门,老周正对着烟灰缸弹烟头,火星四溅,烟味浓烈呛人,混着旧木桌的气息。
桌上摆着镇干部花名册,纸页泛黄,边角卷曲。
“组织部今早来电话,说你可能要动。”老周抬眼,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像被岁月揉皱的宣纸,“你有什么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