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局中有光,刺破迷雾 (第1/3页)
会议室里空调开得很低,冷气贴着地面蔓延,渗进裤脚,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
磨砂玻璃外的阳光被滤成淡金色,斑驳地洒在墙上“巡视整改永远在路上”的横幅上,字迹边缘泛着毛茸茸的光晕,像被时间磨旧的记忆。
投影仪风扇低鸣,夹杂着纸张翻动的窸窣,空气里浮着墨粉微烫的气息。
肖锋坐在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笔挺的白衬衫袖口扣得整整齐齐——
这是苏绾昨晚特意熨的,说“巡视会的场,得让别人先看见你的认真”。
布料紧贴手腕,带着一丝被蒸汽抚平的温润,袖扣冰凉地抵在脉门,像某种无声的提醒。
“关于某市的干部作风整改情况,我提个问题。”巡视组老周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常年跑基层磨出的沙哑,像砂纸擦过铁皮。
他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反着投影屏的蓝光,手指点在“整改报告”四个字上,指尖微颤,仿佛按着一块烫手的烙铁。
“去年反馈的‘工作日午间饮酒’问题,今年又查出三起,可他们交上来的整改措施,和前年处理‘窗口单位推诿扯皮’时用的模板高度重合。”
肖锋的后颈瞬间绷直,衣领摩擦皮肤,泛起一阵细微的刺痒。
他记得三天前苏绾发来的各地市反馈报告里,某市的文件确实有几处眼熟的措辞——
那熟悉的句式像一根细针,此刻被老周的话精准挑出,扎进他心里那个模模糊糊的疑团。
指尖在笔记本下轻轻敲了敲,皮革封面微凉,指腹却因紧张渗出薄汗。
他想起昨夜整理资料时,苏绾在备注里用红笔圈出的“整改措施相似度87%”——
当时只当是系统自动查重的结果,现在看来,怕是有人连抄都懒得改。
那抹红色,像一道未愈的划痕,此刻在记忆里重新渗血。
“老周同志观察得很细致。”组长推了推茶杯,瓷杯与木桌轻碰,发出清脆一响,目光扫过全场,像探照灯掠过夜海,“但整改模板化的问题,是不是普遍现象?需要具体数据支撑。”
这句话像发令枪。
肖锋的后背离开椅背,脊椎一节节绷直,右手悄悄摸向公文包。
牛皮包面粗糙的纹理擦过掌心,他抽出某市那叠资料——
封皮边缘被他翻得卷了毛边,纸角微微翘起,像被反复摩挲的旧信。
纸页摩擦时发出沙沙声,像枯叶在风中低语。
投影仪蓝光亮起时,会议室里响起零星抽气声。
冷光打在肖锋脸上,映出他眼底的专注。
他站在台前,激光笔的红点如血滴般划过三页整改措施:
“2020年针对‘民生项目推进迟缓’,措施是‘建立台账、定期调度、强化问责’;2021年针对‘扶贫资金监管缺位’,措施还是这十二个字;今年的‘作风散漫’问题,连‘定期调度’都没改成‘专项督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