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账单不是证据,是投石问路的试探 (第2/3页)
脏水,说她们收了境外基金会的钱。
那些流言像毒藤,缠住呼吸,直到真相浮出水面,可伤痕早已渗入骨髓。
“需要我怎么做?”她问,声音像浸在冰水里的玉,凉得透却脆得清,每一个字都带着凛冽的质感。
“准备好过去三年的工资流水和租房合同。”肖锋把书推过去,封皮上“苏绾赠”三个字被翻得发亮,墨色边缘微微起卷,像是被时光反复摩挲过,“他们伪造转账记录,总会有破绽。”
当晚十点,苏绾的台灯在书房投下暖黄光晕,灯罩边缘落着一只飞蛾,翅膀轻轻颤动。
她把一沓银行流水摊开,纸页边缘微卷,指尖划过墨迹未干的打印行,钢笔尖停在某行记录上——“2021年5月12日,向肖锋转账50000元”。
她扯了扯嘴角,拨通房东张阿姨的电话:“阿姨,我2021年是不是租的景阳路17栋?”电话那头传来搓麻将的哗啦声,还有人喊“碰!”,背景音里油锅滋啦作响,烟火气扑面而来:“小苏啊,那时候你住的是17栋乙单元,隔壁18栋去年才盖好呢。”
她把流水往桌上一扣,纸页发出“啪”的一声轻响,给肖锋发了条消息:“他们连我住哪栋楼都搞错了。”末了又补一句:“老陈说可以暂缓初步调查,我让他等等看。”
手机屏幕映着她眼底的光,像寒夜里的星火——她太了解肖锋的布阵方式了,他从来不会硬扛,只会把对手引进自己的局里。
与此同时,肖锋正坐在低洼村村委会的老木桌前。
木桌斑驳,掌心贴着桌面,能感受到年轮的凹凸与虫蛀的小孔,像一段段沉默的往事。
***把伪造的账单拍在桌上,玻璃杯里的茉莉花茶被震得晃出涟漪,茶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泥土味,在鼻尖缭绕。
他撸起袖子,腕子上还沾着上午帮村民修拖拉机的机油,黑乎乎的油渍蹭在皮肤上,带着金属与汽油的刺鼻气味:
“肖主任在村里吃百家饭,张奶奶送俩鸡蛋他都要回两包盐,现在说他收钱?这是打我们全村人的脸!”
半小时后,村委会的大喇叭响了,电流声“滋啦”一响,接着是王大爷沙哑的喊声。
王大爷举着锄头冲进门,鞋底还沾着泥,张婶攥着刚摘的黄瓜,绿皮上还挂着露珠,清新的草木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连阿婆都被孙子搀着来了,她身上裹着旧棉袄,袖口磨得发白,手微微发抖。
摄像机红灯亮起时,阿婆颤巍巍摸出块红布——是当年肖锋为救她孙子被钢筋划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