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斤气力增,初战添底气 (第1/3页)
第一节 力变
元军撤退后的城头上,积雪被血渍染成斑驳的红褐。朱天林靠在垛口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长柄刀 —— 这是从元军伍长尸体上缴获的战利品,刀身刻着细密的云纹,灵力感知能 “看” 到里面流动的淡红色灵气。
“朱小子,你现在可是咱们东城墙的福星了!” 老兵提着个陶罐走过来,里面飘出米粥的香气,“文相听说你斩了伍长,特意让伙房给你留的 —— 还加了肉沫!”
陶罐递过来时还带着温度,朱天林接过来的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掌比昨天大了些 —— 不是错觉,190 斤的力量不仅让肌肉更结实,连骨骼都似乎粗壮了几分。他舀起一勺米粥,米粒在陶碗里滚动,这是围城半月来,他第一次见到完整的米粒。
“文相……” 朱天林的喉咙有些发紧。
“文相现在就在西城墙,刚给伤兵们换药去了。” 老兵蹲在他身边,看着远处的城隍庙,“那老大人也是苦,昨天还把自己的棉袍脱给冻僵的民夫。”
朱天林的目光落在面板上:
【宿主:朱天林】
【力量:190 斤】
【功法:无】
【武技:基础步法(入门 30%)、基础刀法(入门)】
【功勋:170】
【可兑换:灵元诀(残篇)(需 150 功勋)、力量 + 10 斤(需 10 功勋)……】
灵元诀?这是功法!朱天林的心脏猛地一跳。之前的可兑换列表里只有基础技能,现在竟然出现了功法 —— 虽然是残篇,但也意味着他能正式修炼灵力了。
“在想什么?” 老兵撞了撞他的胳膊,“张都尉让你去城楼一趟,说有要事。”
朱天林把剩下的米粥倒进嘴里,温热的粥滑过喉咙,带来踏实的暖意。他提着长柄刀走向城楼,脚步比昨天轻快了许多,190 斤的力量让他踩在冰面上时,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打滑。
城楼里的气氛比昨天轻松了些。几个队正围在地图前讨论,看到朱天林进来,都停下了说话。张都尉坐在唯一的木凳上,正在用布条包扎左臂的伤口,看到他进来,指了指旁边的空位:“坐。”
“都尉找我?”
“嗯。” 张都尉把一卷麻布推过来,“这是元军伍长的甲片,你用这个给自己做副护心镜 —— 比你身上的皮甲结实。”
麻布包里是几块打磨光滑的铁甲片,边缘还带着血迹。朱天林摸了摸甲片,厚度足有半指,普通的刀根本砍不破。
“谢都尉。”
“该谢的是你。” 张都尉的声音低沉下来,“刚才斥候回报,元军在莲花山方向增派了骑兵 —— 他们猜到咱们想退进山里。”
朱天林的心沉了下去。他想起地图上莲花山脉的位置,那是南宋最后的退路。
“但你今天杀了他们的伍长,打乱了他们的部署。” 张都尉突然笑了,指了指他手里的长柄刀,“那刀是元军百夫长才能用的制式,你用着趁手?”
“还行。” 朱天林试着挥舞了一下,刀身带起的风声比昨天更响 —— 不仅是因为力量增加,基础刀法让他能更熟练地掌控刀的轨迹。
“那就拿着。” 张都尉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海丰县城的粮仓,“今晚你带三个人去粮仓 —— 不是取粮,是加固防御。” 他压低声音,“文相得到消息,城里有元军的细作,想烧了粮仓断咱们的后路。”
朱天林的瞳孔骤然收缩。粮仓里虽然没多少粮了,但要是被烧了,士兵们最后一点希望就彻底没了。
“我带谁去?”
“你自己挑。” 张都尉拍他肩膀,“现在弟兄们都服你 —— 不过记住,尽量抓活的,文相要审出其他细作。”
朱天林走出城楼时,夕阳正把城墙染成金色。他在城头上转了一圈,最后选了三个士兵:分麦饼的小兵(虽然年纪小,但眼神机灵)、送米粥的老兵(经验丰富)、还有个沉默寡言的弓箭手(昨天掩护他射箭时特别准)。
“今晚有活干。” 朱天林把甲片分给三人,“每人一块,打磨一下绑在胸口 —— 保命用。”
小兵捧着甲片,眼睛亮晶晶的:“朱哥,咱们要去杀元狗?”
“比杀元狗更重要。” 朱天林望着渐暗的天色,灵力感知突然捕捉到一丝异常 —— 西城墙方向有微弱的灵力波动,像是有人在聚集。他突然想起张都尉的话,“都跟我来,咱们先去粮仓看看地形。”
粮仓在县城中心,是座四方的土楼,周围有丈高的围墙。朱天林四人借着暮色的掩护,沿着屋檐下的阴影潜行。路过城隍庙时,他看到文相正站在门口,和老军医说着什么,那身洗得发白的官袍在夜色里格外显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