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糖水风暴(求收藏月票推荐票) (第1/3页)
港岛,深水埗陈记糖水铺。
角落里,陈秉文静静的坐在那想着心事。
一周前他还是知名投资机构的业务经理,被众多创业者追捧。
结果一转眼穿越到1978年1月的港岛,成了深水埗一家糖水铺老板的儿子。
这几天,他一边融合前身的记忆,一边适应现在的身份和环境。
这个同样叫陈秉文的青年,1960年出生,今年18岁。
中六毕业后与父母一起经营家里的糖水铺。
靠着陈记这间小小的糖水铺,陈秉文一家三口的日子虽不富裕,倒也过得安稳。
1978年的港岛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内地即将改革开放,港岛也将迎来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
他望着糖水铺里略显陈旧的桌椅,脑海中却浮现出未来的场景:地产大亨、金融巨头、科技新贵……。
这个年代,遍地是机会,只要抓住一个,就能彻底改变命运。
“阿文,别发呆了,去把门口橱窗玻璃擦一擦。”
老爸的声音从后厨传来,打断陈秉文的思绪。
他嗯了一声,拿起抹布走到门口。
门外的深水埗街道喧嚣而破败,低矮的骑楼挤在一起,无数晾衣竹竿从窗户伸出,像一片杂乱的丛林。
不时有衣着时尚的年轻人,拎着菜篮的主妇,还有三五成群的工人在街上穿行。
陈秉文手上擦着玻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街上的路人。
这些人从陈记门前经过,没有一个走进来点上一碗糖水。
而在陈记糖水铺斜对面,有一家松记甜品店。
店面灯光醒目崭新明亮,两个穿着制服的年轻伙计忙里忙外,不时有顾客走进去点上一碗糖水。
与松记甜品店比起来,陈记糖水铺的生意已经不是惨淡能形容。
陈秉文从前身的记忆中了解到,自从斜对面的松记甜品店开张后,陈记糖水铺的营业额就直线下滑。
发展到现在,陈记每天的营业额不足之前的三成。
“阿文,擦完进来帮忙熬红豆沙。”
刚刚擦好橱窗的玻璃,老妈的声音又从店里传来。
“就来。”
陈秉文痛快的答应了一声,转身回到铺子里。
后厨灶台边,老爸陈国富正在熬制红豆沙,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
老妈则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