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1章 顺达物流(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1章 顺达物流(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1章 顺达物流(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都吓了一跳。

    他掐灭烟头,眼神灼灼看着陈秉文,“阿文,你有胆识,有头脑!这个‘顺达物流’,我阿生跟你做了!明天我就找人,挑最稳当的兄弟过来!”

    陈秉文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生哥爽快!具体细节,等兄弟们到位,我们再详谈。”

    “等我消息!”

    送走步伐都带着几分昂然的阿生,陈秉文长舒一口气。

    解决了物流和潜在的地头蛇问题,等于为他的商业计划扫除了一大隐患,还收获了一个盟友。

    接下来,就是全力推进他的扩张计划,以及......那件更重要的事。

    永隆银行,九龙分行。

    “陈生!快请坐!恭喜啊,《东方日报》都称你为‘糖水大王’了!”

    周明哲亲自起身冲咖啡,语气满是赞叹,“这份成绩,比我预想的还要漂亮十倍!”

    陈秉文谦逊一笑:“周经理过奖了,运气好,加上街坊们捧场。”

    “运气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周明哲将咖啡放到陈秉文面前,目光充满欣赏,“说吧,这次需要多少?”

    对陈秉文的来意周明哲显然心知肚明,能够靠着维园年宵短短七天就做成耀眼成绩的人,怎么可能对未来没有计划。

    “三十万,”陈秉文开门见山,将那份厚达二十页的商业计划书推到周明哲面前,“还掉上次贷的八万元后,再贷三十万元!”

    周明哲拿起计划书,没有立即翻看,而是摩挲着封面,目光落在首页摘要那醒目的“维园年宵销售数据:五十八万港币”一行字上。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他足足沉默了一分钟,才抬起头,仿佛第一次认识陈秉文一般,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衣着得体、眼神沉静的年轻人。

    那份洞悉一切的沉稳几乎让人忘记他才十八岁。

    他翻开计划书,流动点选址、人员配置、糖水站标准化设计、观塘新厂规划、物流公司(顺达物流)协同降本方案......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可行性分析透彻。

    维园五十八万的销售额为这份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背书。

    “陈生,”周明哲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的佩服,“你这份计划,步子迈得很大,野心更大。

    你知道吗?我做信贷十几年,看过无数计划书。

    你这份是我见过的,最专业、最扎实、最具执行性的一份。

    甚至超过了很多所谓的留学归来的精英。”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要问一句:你准备好了吗?或者说,你的团队准备好了吗?

    二十个点、五个店、一个新厂,还有那个物流公司......这中间的跨度,不是简单的在计划书上写写就能完成。

    管理半径、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潜在的竞争对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让你这艘刚下水的小船触礁。

    三十万,不是小数目。

    长沙湾厂的抵押价值,算上维园年宵利润带来的资产增值,也填不满这个窟窿,风险敞口依然很大。”

    “周经理,风险永远存在。但机会,同样稍纵即逝。”

    陈秉文迎上周明哲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维园年宵七天的销售数据证明了两件事,港人爱糖水,陈记的模式能赚钱。

    现在品牌热度还在,正是抢占市场的黄金窗口。

    过了这个风口,再想达到同样规模,代价会大十倍。”

    说着,他手指轻点计划书核心图表向周明哲示意:“二十个工业区流动点,流动餐车改装、保温桶、基础物料,一个点一千足够。

    五个标准店选址旺角、油麻地、铜锣湾、中环、尖沙咀核心商圈,月租控制在三千以内,统一装修,只做销售终端,每个店的投入可以控制在两万元以内。”

    接近着,他又翻到财务预测页:“流动点日销保守按一百五十碗计,标准店日销二百五十碗。按均价1.5元,扣除原料、人工、配送成本,日净利润超两千。

    三个月内,扩张成本就能回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