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2章 落子九龙仓(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2章 落子九龙仓(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2章 落子九龙仓(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3页)

    顺达物流的车队比预想中更快投入了运转。

    两辆加装了保温层和货架的二手五十铃小货车,喷着醒目的红漆和“顺达物流”标志,开始穿梭于长沙湾食品厂与各处陈记流动销售点。

    有了货车送货,效率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统一配送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时间,保温效果也远胜从前,送到油麻地或观塘的糖水,温度几乎与出厂时无异。

    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陈秉文每个流动点都要亲自巡视一遍。

    华丰制衣厂后街,熟悉的保安队长接过陈秉文递上的烟,围着新车仔细打量,感叹道:“阿文,真是鸟枪换炮啊!

    这车,看着就可靠、卫生!”

    陈秉文笑着递上一碗刚盛出的、热气腾腾、散发着豆香与陈皮清香的招牌红豆沙:“大哥您尝尝,今天刚到了一批新会陈皮,风味更好。”

    他转向已经排起队伍的工友,声音清晰而真诚:“各位工友,陈记升级装备,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快喝上热乎、地道的糖水。

    味道不变,分量不变!价格不变!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

    队伍里响起工友们友善的笑声和回应。

    “阿文,有眼光!新车看着就干净卫生,挑不出毛病!”

    “快点啊,赶着上工呢!”

    “红豆沙!谢谢一碗!”

    “我要芝麻糊套餐!”

    “......”

    每到一个流动销售点,陈秉文都要亲自卖上一会糖水,除了华丰制衣厂大厦和永兴电子厂两个点,其它的流动销售点全是新增的。

    陈秉文把巡视的重点放在这些新增的销售点上。

    在石硖尾一个五金厂路口,崭新的陈记标准化餐车已经就位。

    他注意到,虽然这里是新销售点,但得益于统一醒目的形象和物流带来的品质保障,加上之前维园年宵带来的口碑传播,生意开张就很不错。

    不少工人显然是慕名而来,对糖水品质赞不绝口。

    “哇!陈记糖水?维园年宵那个?”一个年轻工友惊喜地喊道,“我在维园排了好久才喝到!没想到开到这里了!”

    说着,他快步走到餐车前,“一碗红豆沙!加两个咸水角!”

    “好的!马上来!”伙计动作麻利,掀开保温桶盖,熟练地盛满一碗红豆沙,又夹起两个咸水角放在碟边。

    “嗯?味道好像比维园时更好了?豆沙更绵密了!”年轻工友尝了一口,烫得直哈气,脸上满是惊喜。

    “没错!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品质更稳定!”伙计自豪地回答,“陈记秘制,真材实料!”

    不到十分钟,餐车前已排起十几人的队伍。

    “以前想喝碗糖水要走二十分钟!现在出门就有,味道还这么好!”

    “是啊,早上来一碗,暖胃又顶饱,才花一两蚊,太划算了!”

    “套餐更值!红豆沙加咸水角才十八毫,能顶到中午!”

    “你看这车,多干净整齐,看着就放心!”

    “老板,你们这糖水真是名不虚传啊!”

    一个中年工人边喝红豆沙边赞叹。

    “以后天天都能喝到了吧?”另一个年轻工人问道。

    “当然!现在这个售货车可以挡风遮雨,天天都会在这里销售。”

    陈秉文笑着回答。

    九龙二十个工业区流动点在高振海和顺达物流的高效运作下,迅速铺开。

    统一醒目的红色餐车、整洁的卫生、稳定供应的美味糖水,迅速在各大工厂区工人中建立起口碑。

    每日清晨,顺达物流的保温货车准时出发,将新鲜糖水送达各个点,阿生手下的“转型”兄弟们干劲十足,稳定的收入和“做正行”的体面感,让他们比以往更加投入。

    长沙湾食品厂办公室内,陈秉文面前摊开着几份报纸和一张写着九龙仓股价的白纸。

    随着永隆银行的三十万贷款如数到账,账上资金前所未有的充裕,却也如同身后有只疯狂追赶他的野狗,催促着他必须尽快落子。

    “文哥,观塘新厂那边谈妥了,位置就在工业区靠主干道的位置,面积比长沙湾这边大三倍,租金年付两万八,押一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