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危机(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成本在这两款产品中的占比本就高达原料成本的40%以上。
30%的涨幅,意味着这两款产品的毛利率将从目前的68%左右,瞬间被腰斩至40%以下!
这还没算上随之而来的芒果、西柚等辅料可能跟风涨价的风险。
“文哥,这......这怎么办?”高振海急得直搓手,“我们的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定价本来就高,顾客对价格敏感。
如果成本涨这么多,我们要么跟着涨价,要么......维持原价!但维持原价的话,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相当于为原料商做的,利润都被上游原料商吃了。
要不限量供应,找一找别的原料供应商?”
限量供应?
陈秉文脑中飞速计算。
目前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在五家标准店日均销量加起来接近四千碗,是吸引高端客流、提升品牌形象的关键。
如果因为成本问题大幅涨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物超所值”口碑将瞬间崩塌。
想到这里,他没有立刻回应高振海的焦急询问,而是将视线落在钟强身上,
“强哥,椰浆的库存能用多久?”
钟强迅速心算:“老板,目前椰浆库存还有4吨,每日需求主要是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消耗椰浆。
其他产品如红豆沙、芝麻糊等椰浆用量很低,甚至不用。
如果停止新品推广和店内试吃,并且将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进行严格限量,比如每日只供应现有70%的量......那么4吨库存大概能撑到45天左右。”
他说到限量时,语气透着明显的不甘,那意味着主动缩减好不容易做大的蛋糕。
目前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还只是五家标准店在售,等瓶装化成功,每月的消耗量将是现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如果接受金象的原料涨价,短时间内或许损失的毛利不大,但长此以往每月将会损失几万十几万的资金。
钝刀割肉同样疼,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四十五天......”陈秉文沉吟。
这四十五天是宝贵的缓冲期,是寻找生路的最后期限。
涨价几乎是饮鸩止渴,正如他所言,会直接毁掉消费者对陈记“真材实料、价值超值”的品牌认知。
“不能涨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