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紧急应对(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甘露和椰汁西米露的灵魂,成本占比巨大。
30%的涨幅,意味着这两款刚刚打开高端市场、成为陈记利润支柱和品牌名片的产品,其盈利能力将被拦腰斩断,甚至是断头斩。
接受涨价,短期利润严重受损,长期等于将辛苦建立的品牌溢价拱手让给贪婪的原料商。
不接受,则面临断供风险,新品推广计划将受重创,甚至可能失去市场先机。
限量供应?那无异于自断臂膀,承认产品力不足,同样损害品牌形象。
“源头......”陈秉文低声自语,目光投向远方。
颂猜的托辞真假难辨,但坐在港岛这里空谈毫无意义。
要破局,必须跳出金象编织的信息茧房,亲赴源头,了解真实情况,寻找替代方案,甚至,建立属于自己的防线。
决心已定,他站起身,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观塘厂。
观塘厂,高振海和钟强还有阿昌,正焦急地等在办公室门口。
看到陈秉文的身影,三人立刻迎了上来。
“文哥,怎么样?金象那边......”高振海话没说完,看到陈秉文沉凝的脸色,心也沉了下去。
“他们咬死30%,没有回旋余地。合同违约部分,他们只肯按条款赔点违约金。”
陈秉文走进办公室,脱下外套,言简意赅地复述了谈判结果。
钟强气的脸色发青:“这帮吸血鬼!我们刚把市场做热,他们就扑上来咬一口!”
“抱怨没用。”陈秉文打断他,走到办公桌前,先拿起水杯咕咚咕咚舒服的喝完一杯水,随后才转向阿昌问道:“了解到的信息怎么样?”
阿昌连忙上前:“老板,初步确定泰国南部椰子主产地遭遇强台风袭击,但椰园具体损失不详。
来自港岛同行的消息证实,金象公司椰浆涨价不是针对陈记一家,而是港岛所有使用椰浆的商家。
询价方面,我联系了另外三家在港有业务的泰国椰浆供应商,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两家。
报价......都很高。
泰国其他三家的报价平均比金象涨价后的价格低5%-8%,但他们的供应量和品质稳定性,我们缺乏长期合作验证,风险不小。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报价,加上20%的进口关税后,比泰国目前的价格还高出约12%,没有竞争力。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看来颂猜口中的‘行业普遍情况’,至少在当前港岛市场是存在的,他们形成了某种默契或价格联盟。”高振海握紧了拳头。
陈秉文眉头紧锁。
市场询价的结果印证了金象的强势,但也暴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泰国其他供应商的价格空间并非铁板一块,存在5%-8%的差异。
这或许就是突破口。
“好,情况明确了。”陈秉文抬起头,目光扫过三人,“现在分头行动。
强哥,从即日起,五家标准店暂停所有与杨枝甘露、椰汁西米露相关的免费试吃和推广活动。
同时,对这两款产品实行严格的每日限量供应。
限量标准以维持基本市场热度、满足核心顾客需求为原则,具体数量你根据各店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