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收购金象(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3页)
窗外曼谷的夜色,一字一句道,“是去把卡在我们脖子上的那只手,连根斩断,再把它背后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根基!”
“陈生,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得到陈秉文的确认,方文山立刻来了兴趣。
收购公司的佣金,可比帮着陈记管理财务来的更加丰厚。
“帮我找两个专业操盘手,等离岸公司注册好之后,你带他们一起到曼谷来,我在曼谷等你们。”
电话那头,方文山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几分,兴奋道:“明白!陈生放心,人我立刻物色!要专业的,也要懂规矩的!曼谷见!”
他没有追问细节,资本猎场的老猎犬,闻到血腥味就知道该磨哪把刀。
挂断电话,陈秉文深吸一口气。
收购金象的计划如同一张拉满的弓,箭在弦上,容不得半分偏差。
另一边,永隆银行的周明哲,拿到陈记食品公司估值报告后,经过风控部门的审核,四百万贷款在第二天就打到陈秉文指定的帐户上。
陈记食品公司的资产状况以及每月近百万的流水,足以抵消四百万贷款带来的风险。
三天后,方文山带着两个精干的中年男人抵达曼谷廊曼国际机场。
两人都穿着熨帖的白色短袖衬衫和深色西裤,皮鞋擦得锃亮,眼神锐利。
“陈生!”见到陈秉文,方文山快步上前,高兴的为他介绍,“这位是谢建明,这位是郭森,都是港岛操盘界的好手,信誉和能力都靠得住。”
陈秉文的目光越过方文山,在谢建明和郭森脸上短暂停留。
谢建明推了推眼镜,微微颔首:“陈老板。”
郭森则露出一个沉稳的笑容,声音低沉有力:“陈生。”
没有多余的寒暄,陈秉文直接切入主题:“辛苦了。开曼那边的‘糖心资本’,注册文件都带齐了?”
“带齐了!”方文山立刻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硬壳文件夹,“糖心资本有限公司,注册完毕,股东和董事都是指定的离岸信托架构,表面上看不出任何与您和陈记的关联。”
陈秉文接过文件,目光飞快扫过那些复杂的英文法律条款和结构图。
离岸公司像一层精心编织的迷雾,将他真正的意图和身份笼罩其中,隔绝在泰国监管机构和金象食品的视线之外。
这是资本狩猎者的伪装。
“很好。”他将文件递回给方文山,“资金呢?”
“永隆的四百万港币贷款,已经按照您的要求,汇入我们在曼谷渣打银行开设的糖心资本离岸账户。”
方文山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陈生,这笔钱......是全部身家性命了。”
陈秉文笑了笑:“放心好了,金象的情况我已经调查清楚,这次收购至少有80%的把握。”
风险?当然有。
整合的难度、泰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惯性、受灾椰园的恢复投入......这些都是挑战。
但是!
在他看来,为了陈记糖水未来十年有个稳定的原料供应链,适当冒些险是非常值得的。
这场收购如果成功,将彻底将陈记糖水从一个下游食品生产销售商,向上游整合。
转型为拥有核心原料供应链的食品集团!
这将极大提升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想象空间。
......
“金象食品,当前股价1.2泰铢,总股本约1133万股,市值1360万泰铢,折合港币约515万。
颂猜家族持股43%,其余57%分散在数千散户和几家小基金手中。”
操盘手谢建明推了推眼镜,一边翻阅纳隆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一边说道:“盘子小,流动性差,散户为主。
优点是易于收集筹码,缺点是突然的买盘容易惊动庄家,如果颂猜家族算庄家的话。
陈生,您的目标持股比例?”
“控股权!”陈秉文斩钉截铁,“我要拿到超过颂猜家族的43%,最低目标50%+1的股份!
资金不是问题,四百万港币已入账糖心资本户头,约合1056万泰铢,足够吞下流通盘的八成还有余!
但动作必须快、准、狠!在颂猜家族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致命一击!”
另一位操盘手郭森眉头微锁:“陈生,难点在于隐蔽性。
曼谷交易所交易清淡,日均成交额几亿泰铢。
大单直接扫货,股价瞬间就会飞起来,惊动颂猜家族和交易所。
他们若警觉,启动毒丸计划或寻找白衣骑士,我们会很被动。”
“所以需要策略。”陈秉文拿出一沓文件递给方文山。
“这是我这两天写的一些东西。
这几天会匿名投放到新加坡海峡时报、港岛信报、以及曼谷邮报。
核心就一点,唱衰泰国椰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