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阿喀琉斯之踵(日万第一更) (第2/3页)
看似普通的扭断式铝盖。
瓶盖表面光滑,在沾了糖水或手汗后,极易打滑,工人稍有不慎或用力不均,就可能造成旋紧不到位。
更关键的是,铝盖材质在热灌装后冷却收缩时,与玻璃瓶口的微小公差或热胀冷缩系数差异,极易导致密封圈无法完全贴合,形成肉眼难辨的缝隙。
“我们试过调整灌装温度、冷却速度,甚至更换了不同批次的瓶子和瓶盖供应商,”周教授指着旁边一堆丢弃的瓶盖,“效果都不理想。
损耗率最低也只能压到10%,这还是在实验室严格控制条件下。
一旦量产,工人操作、设备稳定性稍有波动,损耗率恐怕会飙升到20%甚至更高!”
20%的损耗率!
陈秉文心中一沉。
这意味着每生产五瓶糖水,就有一瓶可能因为密封问题报废或引发食品安全风险。
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原料和包装浪费,更会严重拖累瓶装糖水项目的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因为质量问题砸了陈记刚刚建立的口碑。
“没有其他替代方案吗?”陈秉文沉声问道,目光扫过实验室里各种瓶瓶罐罐,“比如软木塞?或者别的材质的盖子?”
周教授苦笑着摇头:“软木塞成本高,密封性也未必更好,而且不符合我们便捷即饮的定位。
其他材质,比如塑料盖,在高温灌装环境下更容易变形,密封性更差。
我们目前使用的这种扭断式铝盖,已经是市面上热灌装饮料最主流的选择了。”
“主流,不代表完美。”陈秉文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既然现有的都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必须找到或者创造出更好的!”
他立刻下令:“阿海!马上联系所有你能找到的瓶盖供应商,港岛的、东南亚的、欧美的!
把市面上所有用于热灌装饮料的瓶盖样品,无论材质、结构,统统给我找过来!
周教授,你这边同步测试,看有没有哪怕损耗率能控制在5%以内的!”
接下来的几天,研发中心变成了瓶盖博览会。
高振海发动了所有关系,甚至通过方文山联系了国际供应商,各种奇形怪状、材质各异的瓶盖样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周教授团队手中。
有传统的平滑铝盖,有带一圈凸起的“防盗环”铝盖,有塑料螺旋盖,甚至有仿照汽水瓶的铁皮皇冠盖.
周教授带领团队日夜测试,模拟灌装、冷却、储存、运输震动,再一一开盖检查密封性。
结果令人沮丧。
平滑铝盖损耗率最高,轻易就能突破20%。
带防盗环的稍好,但也在15%左右徘徊,且开盖时容易割手。
塑料螺旋盖在高温下变形严重,密封性最差。
皇冠盖倒是密封性好,但开盖需要开瓶器,完全不符合即饮需求。
“最好的是这种带一圈细密竖纹的铝盖,”周教授拿着一款来自日本的样品,介绍道,“损耗率勉强压到了8-9%,但开盖时依然需要很大力气,而且对瓶口和盖子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成本也上去了。”
8-9%!
依然远超陈秉文能接受的底线。
他拿起那个日本样品,瓶盖侧面确实有一圈细密的竖纹,增加了摩擦力,但效果有限。
他尝试用力扭开,指腹被光滑的金属边缘硌得生疼。
“还是不够好”陈秉文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瓶盖光滑的表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