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27章 华润五丰行(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27章 华润五丰行(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27章 华润五丰行(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3页)

    1979年1月3日,港岛。

    伟业大厦顶层办公室。

    陈秉文刚处理完几份文件,桌上的电话响了。

    “陈生,我是李国伟。”电话那头传来华润李国伟的声音,“王建军先生托我转告你。

    为陈记组织的椰浆和芒果等样品已经抵达宝安县站,正在办理通关手续,预计明天下午可以运抵港岛。”

    陈秉文听了精神一振:“好!李经理,实在太感谢了!样品一到,麻烦第一时间通知我。”

    “没问题,陈生。”李国伟应道。

    挂断电话,陈秉文非常高兴的让秘书阿丽,把凌佩仪找来。

    这是通过王建军背后的关系,在内地组织的第一批椰浆和芒果原料样品。

    这批货意义重大。

    陈记的瓶装糖水,尤其是杨枝甘露和椰汁西米露,核心原料椰浆和芒果长期依赖泰国和东南亚进口。

    海运周期长,成本高,受天气和国际局势影响大。

    台风季港口封闭,原料供应中断的风险始终存在。

    即便泰国金象食品已经被陈秉文用糖心资本控股,但是原料供应中断的风险仍然不可避免。

    所以,当王建军来访,提出那笔200万袋速溶饮料粉订单时,陈秉文看到的远远不是一锤子买卖。

    他看到的,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一个能撬开内地优质原料供应大门,为陈记建立起一条更稳定、更经济、更安全的核心供应链的契机。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时间段,想要在内地稳定组织椰浆和芒果等水果作为糖水原料。

    陈记自身和王建军背后的单位所能调动的资源与效率比起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如果内地能稳定提供优质原料,陈记的供应链将多一条稳固的腿。

    更重要的是,内地原料可以通过铁路运输,速度和成本优势巨大。

    而凌佩仪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新加坡负责东南亚市场的开拓和渠道整合。

    虽然对内地原料渠道这件事的具体情况知道个大概,但核心的后续落地工作,需要她这位运营总监亲自协调安排。

    陈秉文必须把这里面的重要性和她讲清楚。

    凌佩仪很快来到办公室。

    “陈生,你找我?”

    “凌总监,坐。”陈秉文示意她坐下,笑着解释道,“刚接到华润公司李国伟经理的电话。

    内地那边,王建军帮忙组织的第一批椰浆和芒果原料样品,明天下午就能送到厂里。”

    凌佩仪闻言,脸上也立刻露出喜色:“这么快?太好了!

    如果品质合适,我们的原料成本起码能降下一成半,关键是供应能稳定不少。”

    “成本倒是其次。”陈秉文摇摇头,神色认真起来,“凌总监,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我一定要借王建军这条线,而不是我们自己派人去琼州、粤西等地直接设点采购?”

    凌佩仪略微思索:“我们自己去,人生地不熟,而且政策方面手续可能会很繁琐,效率也低。”

    “何止是繁琐。”陈秉文轻笑一声,“我们陈记食品到了内地,就是一个普通的境外商业机构。

    产地收购、跨省运输、尤其是出口检疫和通关,每一个环节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且极其耗费时间的壁垒。”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王建军背后的单位不一样。

    他们去打一个招呼,比我们跑断腿都管用。

    由他们牵头,华润五丰行出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最好的产区,统筹调集到大量符合我们标准的优质原料。

    然后通过‘三趟快车’这条绿色通道,直接、高效、安全地运抵港岛。

    这其中的组织效率和协调能力,远远超出了任何一家商业公司能做到的范畴。

    我们自己去搞,可能半年都理不顺的头绪,他们可能几句话,几天功夫就能全线打通。”

    陈秉文看着凌佩仪,点明重点:“这才是这条渠道最核心的价值。

    它不仅仅提供了更便宜的原料,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我们靠自己根本无法企及的稳定和高效,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的潜在风险。

    这条内地原料渠道,对我们陈记来说,意义不亚于拿下新加坡市场,甚至更重要。

    你在新加坡,应该深有体会,原料供应不稳,市场做得再好也是空中楼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