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51章 东望洋大赛!(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51章 东望洋大赛!(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51章 东望洋大赛!(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3页)

眼的广告牌上,出现在所有官方宣传物料和门票上!

    让‘脉动’的名字,通过电视转播信号,传遍全世界,所有关注这项赛事的受众心中!

    这不仅仅是广告,它能瞬间将我们与那些只知道在报纸上打广告的产品区别开,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壁垒!”

    接着,陈秉文也懒得多想,直接抛出那句经典广告语,“脉动,为你插上翅膀!”

    这个源自前世红牛、经过无数市场验证的经典广告语,被陈秉文在这个时空、这个时刻掷出,结合东望洋大赛的极致速度感,显得无比贴切和震撼。

    李伟明猛地睁大了眼睛,下意识地重复着这句话:“脉动,为你插上翅膀?

    插上翅膀妙!太妙了!

    陈生!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激动得几乎要叫出来,“它直接把产品的物理功效升华了!和东望洋赛车那种贴地飞行、追求极速的感觉结合,简直是天衣无缝!

    对!

    就是插上翅膀的感觉!

    消费者买的将不再是一瓶饮料,而是一种信念,一种状态!”

    “没错!”陈秉文满意地重重点头,“我们要围绕这个核心概念,‘插上翅膀’,打造一整套整合营销传播方案。

    你的两个点子,并非无用,恰恰相反,它们可以被纳入这个更大的‘东望洋’框架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执行。

    赛马赞助,可以作为在港岛本地,与市井文化结合的一个侧应点,主题可以叫‘陆地竞速,同样激情’。

    人海传单战术,可以结合大赛车主题,在赛事前后于港澳两地集中爆发,派发带有赛车元素、‘插上翅膀’口号和优惠券的传单,引导消费体验,将赛事热度有效转化为产品销量。

    也顺势将我们的产品卖进澳门!”

    虽然澳门此时的人口只有不足三十万,只相当于前世华夏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人口。

    但澳门有一个功能饮料潜在的消费群体,那就是赌场和娱乐场的员工以及通宵达旦的赌客们。

    这些人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度清醒和集中力,“脉动“的提神效果正好契合他们的需求。

    李伟明恍然大悟,连忙边记录边回应,“明白了,陈生!等下我就去联系东望洋大赛的主委会,先了解清楚具体的信息。”

    陈秉文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道:“赞助现成的车队或车手,是快速介入、打响知名度的好方法。

    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最好的办法是成立我们自己的、冠名‘脉动’的车队,参加东望洋大赛。”

    前世,红牛通过高度绑定极限运动,把极限运动变成品牌的代名词。

    只要说起极限运动,必然会想到红牛,想到红牛背后,那群不怕死的群体。

    现在“脉动”功能饮料先红牛一步行销全球,攻城略地。

    陈秉文自然不会放过绑定极限运动的机会。

    但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全球范围内,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群体。

    与其主动寻找,不如借助东望洋大赛,这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载体。

    打响“脉动”赞助极限运动的名号,让极限运动爱好者主动找上门来。

    随后慢慢的转变“脉动”的身份,从赞助商、运动员,变成裁判员,举办一些悬崖跳水、自行车速降、山地自行车等极限运动比赛。

    再利用这些优质内容,成立媒体公司,覆盖电视台、音、视频、杂志等宣传媒体,掌控从生产到传播的所有环节。

    让“我出钱,你出命!”成为“脉动”潜在的品牌形象!

    前世,红牛为了卖好饮料,成立了两家电视台,两家出版社,一家唱片公司以及多家传媒公司。

    最扯淡的是,靠着贩卖优质极限运动内容,红牛旗下的媒体业务,不但不需要主业输血,每年还可以贡献可观的利润。

    所以,陈秉文不但要赞助赛事或组建车队,还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极限运动内容生态”。

    通过掌控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变现全链条,让脉动从一个饮料品牌,升级为一个极限运动文化的定义者和引领者。

    让后来者无路可走!

    等陈秉文将心里的构想和盘托出后,李伟明已经完全被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折服。

    但他作为执行者,还是谨慎地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陈生,这个构想实在太震撼了!

    但是,又要成立车队,又要组建专业的制作团队、采购专业设备、内容制作和发行的成本.前期投入恐怕相当巨大。

    而且极限运动内容在港岛乃至亚洲还算新兴领域,市场接受度和变现能力还需要时间培育。”

    陈秉文哈哈大笑道:“怎么可能一步到位,我只是给你指出未来的方向,具体的实施进度,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

    接下来,你可以先了解一下成立一支FIA车队需要多少钱,然后我们再来根据资金情况安排具体步骤。”

    听了陈秉文的说明,知道他有着通盘的考量。

    李伟明心中的疑虑和压力瞬间消失。

    “我明白了,陈生!我这就开始执行!”

    回到办公室,李伟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展现了他作为公关经理的高效执行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