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婉拒(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拍纪录片的导演,他们更懂如何捕捉生活的底蕴和文化的厚重。”
“好的,”李伟明点点头,应承下来。
但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略微沉吟了一下后开口说道:“陈生,你上次交代的几件事,目前都有进展了。”
“哦?这么快!”
陈秉文听到李伟明的话,饶有兴趣的问道。
“是的,陈生。”李伟明说着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条理清晰地汇报道:
“首先是雇佣学生勤工俭学发传单的事,我们已经和港大、理工学院等学校的学生会谈妥,招募了五十名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
经过半天培训,昨天已经开始在旺角、铜锣湾等人流密集的区域派发我们‘脉动’和瓶装糖水的宣传单和试用装。
学生们热情很高,反馈说市民接受度不错,特别是年轻人,对新产品很感兴趣。”
陈秉文满意的点点头:“嗯,这件事做得不错。
要注意,给学生的报酬要及时足额,还要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派发区域要合理规划,避免与社团发生冲突。”
“明白,陈生。我们会跟进好的。”
李伟明在本子上记下一笔,继续汇报,“赛马会这边,我们已经初步接洽了他们的市场部负责人。
对方对我们陈记的品牌和产品很有兴趣,但目前还在磋商具体的合作细节和赞助金额。
他们的要价不低,而且对赞助商的品牌形象要求很高。”
陈秉文短暂思考了一下,说道:“赛马会是顶级社交圈层,赞助价值在于品牌提升和高端人脉拓展。
钱可以谈,但关键是要拿到好的权益,比如赛马冠名、包厢使用权、会员活动露面的机会。
具体情况,你继续跟进,注意把握分寸就好。”
“是,陈生。”李伟明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一项,“最后一件就是参加澳门东望洋大赛车这件事,我初步调研了一下,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
他翻开记事本,说道:“首先是成本。
如果我们要组建一支有竞争力的车队,哪怕只是参加其中一个组别,前期投入也非常巨大。
包括:购买或改装符合赛事标准的赛车,每台车成本至少在三十万到五十万港币。
专业的运输、维护和后勤保障团队。
聘请有经验的赛车手和工程师。
还有报名费、保险费、轮胎、燃油等消耗品。
初步估算,第一年至少需要投入两百万港币,这还不包括可能的损坏维修费用。”
“其次是人员和训练。”李伟明面露难色,“港岛本地的赛车人才非常稀缺,有大赛经验的车手更是凤毛麟角,多半已有合约在身。
如果我们自己培养,周期长、风险高。
而且,赛车是极度专业的运动,需要大量的测试和训练才能熟悉赛道、磨合车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持续投入。”
“最大的挑战是时间。”他总结道,“下一届东望洋大赛在年底举行,满打满算只有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
仓促组建车队参赛,不仅成绩难以保证,安全风险也很高,万一出现严重事故,对品牌形象可能是打击。”
陈秉文一直静静地听着,等李伟明说完,他笑道:“李经理,你调研得很仔细,顾虑也很有道理。
但是,你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
李伟明有些疑惑地看向陈秉文。
陈秉文看着李伟明说道:“我们的核心目的是品牌曝光和营销造势,而不是赛场竞速。
至少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与其投入巨资组建一支胜算渺茫的车队,不如换个思路,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和传播效果。
我们可以尝试接洽一些已有参赛经验、但缺乏稳定赞助的独立车手或小型车队。
由我们陈记冠名赞助他们的赛车和车队,比如将‘脉动’的Logo醒目地贴在车身、赛手服上。
赞助金额远比我们自己组建车队要低,可能几十万港币就能获得极高的曝光度。”
“好的,我立刻按照这个思路来调整策略!”
李伟明深以为然的点头答应下来。
“说起这个,李经理,目前我们的‘脉动’功能饮料在北美地区,借助可口可乐的销售渠道在试销。
你这段时间收集一下北美地区极限运动选手的信息,”
陈秉文继续说道,“特别是那些有潜力的新兴运动员,比如山地自行车、滑板、冲浪、攀岩这些领域的。”
李伟明立刻领会了陈秉文的意图:“陈生,你的意思是,我们不仅要赞助赛事,还要直接签约运动员,进行更深度、更个性化的品牌绑定?”
“没错!”陈秉文肯定道,“赛事赞助是广撒网,覆盖的是大众观众。
而签约有潜力的极限运动员,是精准投放,他们本身就是‘活力、挑战、突破极限’的最佳代言人,与‘脉动’的品牌内核高度契合。
他们的训练日常、比赛瞬间,都是绝佳的广告素材,更真实,也更能打动特定圈层的消费者。”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道:“北美市场,尤其是加州,是极限运动和户外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
我们要打开北美市场,光靠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