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看公告 (第1/3页)
“姑父,你太费心了。”王延光十分感动,自己就说了下这事儿,姑父就一直在琢磨如何能帮上忙。
上辈子他的儿女一直不理解,为啥亲戚家有事儿,他不管多远都会赶回去,实际上这是两代人的生活差异。
王延光生长在熟人社会之中,不管办啥事,有熟人总会方便些,他能从一个山沟沟里的农民,变成薄有家资的小老板,除了他的个人努力,也离不开时代的变化和亲戚朋友的帮衬。
就算是穿越前,小县城依旧是这种风格,亲戚朋友之间,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大家相互扶持,肯定比你独自闯荡要强。
而到了儿女这一辈,社会逐渐原子化,他们一毕业就留在大城市,对这些就比较生疏了。
实际上大城市乃至国外同样存在熟人关系,只是你没资格进入人家的圈子罢了。
但凡有什么好机会、好事情,肯定是圈内熟人最早察觉,吃到最大的蛋糕,等普通人意识到的时候,能喝口汤就不错了。
“你的事情我不操心谁操心?箱旺说的也在理,别看今年全县112个招兵名额,县城先分去一大半,再分到个各个公社又能剩下多少?十个顶天了!”
“想当兵的人又有多少?别的不说,光你念的中学每年毕业的初中生就有二百多个,高中生也有一百来人,这些年加起来,有资格去当兵的少说也有大几百,这些人又有几个有工作的?”
“大多数都想当兵,几百个里面选十个,你就算条件好,敢说自己能排在前十?现在不赶紧想办法找人,等将来武装部公布名单就迟了。”
农民真是太不容易了,眼下当兵还说不上是很好的出路,就有这么多人竞争,其他好事儿还得了?
“我想了半天,才找到个合适的人,我有个远房堂哥,按辈分你该叫他表叔,在县公安局上班,有一年过年我去他家拜年,听他说参加过征兵工作,局里也有不少退伍转业回来的公安,他跟武装部关系还算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