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终于可以打枪了 (第1/3页)
和绝大多数战友一样,王延光给家里写信也是报喜不报忧,因为你说了也没用,还会害得家里人提心吊胆,那干脆就不说了,多说点好的家里人也能轻松点。
除了给家里,王延光还自己花钱买邮票给薛先亮、薛先奎、熊友志等人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告诉他们自己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正在部队努力。
关系就是这样慢慢处出来的,你要是一直不联系,时间一长,再好的关系也会冷落,偶尔书信来往,回家探亲的时候再过去坐坐,感情就会越来越好。
将来要是转业回了丰阳县,遇到啥事情也好开口找他们帮忙,要是有机会帮上他们,关系就更密切了。
而部队的生活并没有王延光信里说的那么好,每天的伙食确实能吃饱,想吃好就别指望了。
现在国家经济不宽裕,部队的伙食也是吃饱没问题、吃好靠运气,红烧肉一星期最多一次,大部分时间都是萝卜白菜,有点豆腐就不错了。
每天的训练也很累,部队把新兵刚到的两星期称为适应期,新兵们则俗称扒皮期,在短短两星期时间内要完成从普通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天训练结束,大多数都累得喘不过气来,这倒还罢了,身体上的压力抗一抗就能过去,精神上的压力就不好扛了,想家、不适用集体生活......好多新兵都会偷偷躲在被子里哭。
这时候农村兵的表现往往要比城市兵好一些,他们原本就过惯了苦日子,到部队能吃饱,偶尔还能吃点肉,辛苦点又算啥?
城市兵家里条件好一些,不在乎这点吃的,也没干过这么累的活,自然觉得辛苦。
好在张长青管理能力不错,也很擅长做思想工作,找来几个老兵和他们聊了聊自己刚入伍时的经历,又挨个和士兵们谈话,逐渐把他们安抚下来。
两星期过后,大家都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开始进入新兵训练的第二阶段——强化期,俗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