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蹭勺 (第2/3页)
至于李红兵的蹭勺,则属于“涮家伙”中的一种。
吴军之所以那么抗拒蹭勺,不仅仅是因为蹭勺枯燥和累,还容易挨骂。
后厨烹制菜肴的大勺,并不是平时大家炒菜理解的那种勺,而是锅。
这些都是用熟铁锻造的,最小的两斤半,一般的三五斤,还有六斤的大炒勺。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不锈钢,国内虽然已经开始生产,但产量并不高,而且主要用于国防和工业,尚未进入民用领域。
丰泽园做的是鲁菜,鲁菜需要用到的大勺,又分为炒勺和汤勺,炒勺煎、炒、烹、炸、溜,汤勺烩、汆、扒、烧,为了防止串味,每个勺只能用一次,之后必须迅速且仔细清理干净,再重新投入使用。
关键这熟铁的大勺并不好清理,尤其是焅菜和烧菜的,有的用完了带嘎巴儿,得泡一会儿,用铲子铲完了,使用细砂子和细炉灰轻磨细蹭,蹭的倍儿亮,然后用水洗干净,再开水煮过,并且上火烘干,才算完成。
这一套流程下来,可不轻松。
整个后厨十几个师傅,四十多把大勺轮流用,师傅们每天做多少个菜,就要蹭多少把勺。
当初干完第一天后,李红兵第二天连手都抬不太起来。
至于容易挨骂。
主要是干这活不光需要力气和技巧,也需要眼力见。
灶台上的师傅,每次做完菜,把那个勺一扔,搁案底下,就得马上去捡,蹭完了烘干放在那,等哪个师傅要用了,又要马上递过去。
手脚笨点,不够机灵的,可不得挨骂嘛!
因为这些缘故,很多学徒都不愿意干蹭勺这个活。
当初李红兵是自己“求”着进来的,所以干活很勤快,不管多么辛苦,也从来不喊苦喊累和抱怨,再加上脑子比较活,所以师傅们表面上不说,但还是挺喜欢这个新来的学徒,挨的骂也少。
别看丰泽园大厨名厨一堆,当学徒好像能学到真本事似的,实际很多学徒都吃不了这个苦,而且老师傅都不轻易收徒,所以并不那么容易。
也就是现在进入新社会了,讲平等,不能剥削,学徒们还有工资拿。
换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