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 第174章 接连偶遇,送上门的机缘(1w)

第174章 接连偶遇,送上门的机缘(1w)

    第174章 接连偶遇,送上门的机缘(1w) (第3/3页)

 现在说这些,李红兵倒不怕会有什么麻烦,毕竟已经好几个行业和物资被國家列入了统购统销的政策,有类似这种猜测的人,并不止他一个人。

    “这不能吧?”

    听李红兵这样说,阎埠贵却有些不相信,忍不住说道:“别的都还好说,像自行车这种大件,一辆可不便宜,就是不限制,也没几个人能买得起,你这种担忧,明显是多余的。”

    “阎大爷,我也只是猜测,倒不是说一定,至于您买不买,全看您自己。”

    自己已经提醒到位了,阎埠贵信与不信,那都是他的事情。

    再多的,李红兵就懒得说了。

    现在买到了,那就是赚到。

    没买,就算以后后悔,也跟李红兵没什么关系。

    “唉,不管是不是这样,我就是想买,也有心无力啊!”

    阎埠贵叹了口气,显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倒不觉得,李红兵平白无故的,要故意坑自己。

    只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准呢?

    李红兵说的,他并不太信。

    而且现在自行车的价格,可比五六年前,刚建国那会儿,降的不止一点点。

    那段时间,价格最高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就要四五百,眼下只需要一百几十,都不到两百。

    看到几年时间降了那么多,阎埠贵心里想着,如果要买新自行车的话,等再过个几年,到时候自行车的价格,说不定还能继续再往下降降,所以并不急着买。

    见阎埠贵这番发言,李红兵已然知道了他的想法,便没再多言。

    机会给了,阎埠贵抓不住,也没什么办法。

    这世上有些事情,总归是要一些缘法。

    如果不是因为李红兵了解这些历史,没有足够认知和对时局的了解与判断,恐怕也和阎埠贵一样,未必会相信。

    ……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也一天天转冷。

    冬季的四九城,外面逐渐下起了雪。

    这天晚上。

    李红兵下了班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打算去陈雪茹的绸缎庄坐坐,顺便送她回家。

    殊不料,却在路上碰到了大着肚子、倚着墙柱子,正在街边上和三轮车车夫讲价的徐慧真。

    “三轮车,三轮车……”

    “去哪呢您嘞?”

    “协和医院。”

    “去协和两毛。”

    “你抢钱呐?”

    “下这么大的雪,两毛还多呀?”

    “……”

    看到都这个时候了,已经火烧眉头,徐慧真还有心思跟着三轮车车夫讲价和较劲,李红兵有点无语。

    平时从这到协和医院,三轮车正常的价格是一毛五,不过今天下着雪,所以三轮车都涨了价,可徐慧真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价格。

    不是徐慧真缺这五分钱,而是她这个人和她的名字一样,喜欢较真,不愿意掏这个“冤枉钱”。

    李红兵上前,无奈的吐槽道:“徐慧真,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计较这几分钱的事情,心也是够大的。”

    遇到这种情况,别说徐慧真现在和陈雪茹是好朋友和闺蜜,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一名普通孕妇,李红兵也没办法坐视不管。

    事关人命,而且真就举手之劳。

    在这个年代,社会信任还没有出现危机,几乎不存在什么“扶不扶”的问题。

    “是你啊?”

    徐慧真抬起头,发现是李红兵,不由松了口气。

    视线落在李红兵手上推着的那辆自行车,徐慧真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李红兵,你能不能帮忙把我送到医院去?”

    “这可不行。”

    面对徐慧真的这个请求,李红兵却是摇了摇头,直接拒绝道:“下雪天路滑,两个轮的自行车不安全,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就是对你的安全和你肚子里的孩子不负责任。”

    在徐慧真失望的时候,却听见李红兵喊道:“三轮车!”

    徐慧真转过头,刚好见李红兵招着手,把一辆刚好经过的三轮车给拦了下来,不由愣住。

    然而。

    在徐慧真愣住的时候,李红兵也愣了一下。

    因为他发现,眼前这个骑三轮车的人,跟何大清长得十分相像。

    蔡全无?

    意识到这一点,李红兵反而松了口气。

    “协和医院。”

    将徐慧真给扶上了车,李红兵对着蔡全无说道:“麻烦你把人送过去,先帮忙照顾一下,这是钱。”

    “您不一起过去?”

    看着李红兵递过来的钱,明显不止两毛车费,还有他说的话,蔡全无不由愣住。

    “我还有点事,先接个人,待会儿再过去。”

    李红兵解释了一句。

    徐慧真这种情况,如果陈雪茹知道了的话,肯定会跑到医院去看的,而且她现在还在店里等着自己,李红兵自然不能直接把她一个人扔在店里不管,陪着徐慧真去医院。

    尽管徐慧真的情况比较紧急,可在李红兵的心里面,显然陈雪茹更重要。

    而且。

    虽然素未谋面,但对于蔡全无的人品,李红兵还是比较信得过的。

    “走吧!”

    见蔡全无愣了下,显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李红兵直接催促道。

    目送蔡全无骑着三轮车送徐慧真去医院,李红兵便推着自行车,准备去陈雪茹的店里,把这件事情告诉她。

    只不过。

    当李红兵到前门大街的时候,却是又遇到了熟人。

    这个熟人不是别人,而是之前丰泽园的公方经理谷建良,也是李红兵的老领导。

    之前谷建良调职的时候,李红兵只猜到了对方是升官,但并不知道被调到了什么部门,以及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但看到他现在身边那几个人,并且把他簇拥在中间,显然是以他为主,而且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地方,他们一副视察的模样,李红兵显然已经猜到些了什么。

    在谷建良的身边,李红兵只认识两个人,一个是这边街道的街道办主任,还有一个就是居委会主任。

    之前丰泽园作为公私合营的早期试点和成功案例,谷建良可是主抓这一切的改諽主导人,而在公私合营马上就要进入全行业覆盖的前夕,谷建良突然调任升职,现在身边跟着街道办和居委会的负责人,大晚上的到前门大街视察,并且讨论着什么东西,种种指向性都太明显了。

    以谷建良的级别和履历,显然还成为不了主导这次四九城全行业公私合营改諽的高层负责人,但作为改諽小组的关键成员,甚至是小领导,显然不是问题。

    最起码,也是高于这里街道办和居委会主任的。

    意识到这个情况,李红兵连忙推着自行车上前,并且取下自行车上的那把伞,主动打开,递到了谷建良的手里,笑着说道:“老领导,这大晚上的,外面下着雪,您出来也不打把伞?”

    “欸?是红兵你啊!”

    面对这个突然的情况,谷建良显然愣了一下,发现来人是李红兵后,便主动接过了伞,同时笑着寒暄道:“今天外面下雪,饭庄生意还那么好,这么晚下班?”

    “嗐!老领导,这不是托您的福,之前把丰泽园经营的好嘛!咱们现在丰泽园的生意和口碑,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李红兵闻言,直接送上了个彩虹屁。

    “你小子……我现在已经不是你的领导了,拍我马屁可没用。”

    谷建良直接大笑出声,笑骂了一句后,又主动跟身边的人介绍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红兵同志,你们别看人家年纪轻轻年轻,虽然只有十九岁,可现在已经是高级炊事员了。

    三年的时间,从一名学徒成长到了高级炊事员的地步,我看是前无古人,也难有后来者,了不起的一名小同志……”

    刚才李红兵的话,纵然有吹捧的痕迹,混迹政场的谷建良不可能听不出来,不过李红兵说的也是事实。

    之前在丰泽园的种种改諽,如果不是得到了上面的认可和肯定,这个试点改革的成功,为公私合营的整体改諽提供了有效经验,他现在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同时。

    李红兵也是他在丰泽园任职期间的“政绩”之一。

    某种程度上,李红兵就是他在丰泽园任职的工作期间,致力于人才培养改諽的主要成果。

    没办法。

    时间太短,除了李红兵这个“天才”,也没有几个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速成。

    学手艺这种事情,有时候光入门,就要个三年五载的时间。

    “原来是这位小同志,就是最近丰泽园声名鹊起的小厨神啊?”

    “真是年轻有为!”

    “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真是了不得。”

    “李红兵……这个名字我听过,当初是不是还见义勇为,在护城河那边救过一个小女孩?”

    “好同志啊!”

    “……”

    谷建良的寥寥两句话,显然已经让身边众人意识到了他对李红兵的重视和欣赏,当即纷纷发言“表态”。

    至于小厨神的说法,则是外面流传的过程中,一些好事之人,给他取的一个称呼。

    毕竟他这个年纪,取得现在的成就,而且丰泽园后厨的众多老师傅,也对他表扬有加,导致他在整个四九城的厨子圈里,迅速的名声大噪了起来。

    李红兵谦虚了两句,故意装作不知道他们一行人出现在这里的目的,直接邀请道:“老领导,还有各位老领导的朋友,我对象在这边开了家绸缎庄,就在前面不远,外面天这么冷,还下着雪,不如到里面去坐坐,喝杯茶,暖暖身子?”

    这个时间点,显然早就过了上班时间。

    他们主动“加班”是他们的事情,李红兵可“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工作状态,只当是谷建良和他的“朋友们”,在这边散步。

    公私合营是势在必行的,有着谷建良这个老领导的香火情,陈雪茹的绸缎庄,以后也能少些人使绊子,让过程顺利一些。

    “这……”

    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谷建良笑了笑,主动拍板道:“那行,我们就叨扰了。”

    “老领导,各位,这边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