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小酒馆开张,青年翘楚李红兵 (第3/3页)
满足,同时对着李红兵介绍道:“红兵,这位是牛爷,这是片儿爷,可都是小酒馆的老主顾了,我爸在的时候,和二位有点交情。”
毕竟在一条街上,以前陈父在世的时候,也是小酒馆的常客之一,经常会让陈雪茹过来帮他买点酒,所以陈雪茹对这些老主顾,并不陌生。
而且小酒馆的一些老主顾,同样也是他们丝绸店的老主顾,比如家里经济条件好的牛爷。
“牛爷,片儿爷,两位好。”
李红兵闻言,顺势打招呼问好。
说起来。
算上之前开业过来那一趟,今天是李红兵头两回来小酒馆,所以之前并不认识牛爷和片儿爷。
丝绸店和小酒馆距离近,之前若是想和陈雪茹喝酒,晚上下班之后,李红兵一般都是在丝绸店,而不是过来这边,跟店里的这些人几乎没有过什么接触。
不过对于这些人,李红兵却不陌生。
片儿爷是小酒馆的常客,每次来喝酒都是要二两小酒,虽然穷,但有志气。
只不过。
片儿爷不是真的穷,祖上也曾经阔过,只是家道中落,现在可是给他留了一个大四合院的祖产。
真要小瞧了他,那可就错了。
只是有资产,并不代表手头就宽裕。
片儿爷并没有什么正式工作,平时在前门街上或胡同拉洋片,给胡同的小孩子们讲历史和一些评书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赚几毛钱开销。
至于牛爷。
据说对方的祖上是旗人,所以平时说话办事,都保持一些典型的八旗子弟习性,有着自己所谓的“规矩”,凡事讲一个面,喜欢以他的规矩,去尊重和对待所有人。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牛爷的人脉广,而且相较于普通民众,有着不俗的见识,在三教九流当中,有一定的面子。
“李大师傅,咱们以前是不是见过?”
在徐慧真把酒和小菜上上来的时候,片儿爷打量着李红兵,却是忍不住问道。
“是见过。”
李红兵闻言,直接点了点头,说道:“片儿爷,您之前在街上拉洋片的时候,我碰巧路过过,有时候还看见您给小孩讲评书和故事,听您唱过几句,可能您当时也留意到了我,所以对我有点印象,不过之前咱们并不认识。”
因为陈雪茹的缘故,李红兵没少往这边跑,再加上丰泽园就在这一带,而片儿爷又经常在街上拉洋片和讲评书故事,李红兵碰到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是他并没有主动上前套近乎。
虽说片儿爷是小酒馆里的人物,但跟李红兵并未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李红兵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对对方特殊对待。
“我说我怎么想不起来呢,原来咱们之前真见过,还差点就认识了,这是缘分啊!”
发现还有这“渊源”,片儿爷忍不住激动,不由笑着说道。
同桌的牛爷见片儿爷这般攀交情,给他自己脸上贴金,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大师傅,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您,从您当初进入丰泽园到现在,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一名学徒成为掌勺大师傅,您是怎么做到?”
牛爷的这句话刚落,原本还有些吵闹的小酒馆,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在场众人不由都停下了手中动作,想要听听李红兵怎么回答。
对于这件事情,不止是牛爷,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有着好奇。
如今作为郭友忠关门弟子的李红兵,在这一带和四九城厨子的圈子里面,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名人了。
他这三年的经历和成长,隐隐带着传奇性和一层神秘面纱,让不少人津津乐道。
“没什么,人勤快一点,多听多看多琢磨,主要还是我师父用心教,我才能有那么快的进步……”
李红兵自然没有什么惊世之言出来,在众人看来惊才艳艳的他,却给出了这般平平无奇的回答,让不少人有些失望。
不过大家并不会觉得,李红兵没什么本事,只是认为他是在谦虚。
面对李红兵的这个举动,牛爷没有说话,却是在暗暗点头,心里不由赞叹了起来。
李红兵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取得了几乎不可能的成就,居然这么沉稳谦逊,一点都不浮躁和飘飘然,真不愧是名师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