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33章 寡头的青睐

第233章 寡头的青睐

    第233章 寡头的青睐 (第1/3页)

    圣彼得堡。

    这座被誉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在潘石屹抵达之前,就已在他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这里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200多年来一直是辽阔的俄罗斯帝国的首都。

    是十月革命的摇篮,更是苏联无可争议的第二首都。

    它不仅是庞大的工业中心,拥有十条铁路干线交织的交通枢纽,更是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驻扎着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而雄踞于此的波罗的海啤酒厂,规模同样惊人。

    潘石屹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它是由原先分布在多个加盟国的七家啤酒厂整合而成,旨在满足市场对啤酒的庞大需求,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巨头。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家被视为地方支柱的企业,竟在新经济改革政令颁布后的第一周,就赫然出现在了首批拍卖名单之上。

    想到此行的重任,潘石屹感到肩头压力沉重。

    虽然远东国际银行储备了不少的资金,但是这些钱现如今大部分都有用处。

    而且秦远加速建立分行的指令已经下发了。

    他得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注在圣彼得堡分行的搭建之中。

    由此打开这个欧洲之窗,让远东国际银行进入基辅、明斯克这些大城市。

    要知道,这些地方才是整个苏联的膏腴之地。

    而远东,以及斯坦等加盟国,和这些地方比起来。

    只是地广人稀的苦寒之地。

    想着这些,时间悄然流逝。

    当飞机抵达时,一名留着精致小胡子、身着合体西装的中年男子已经在候机厅等候了。

    “您好,潘先生,我是波罗的海啤酒厂的联络人,约瑟夫。”

    男子主动上前握手,笑容热络。

    潘石屹心中明了,这位便是秦远提及的内部人员。

    他这次前来圣彼得堡,秦远只交代了两件事,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以及建立远东国际银行分行。

    唯一提供的具体线索,就是这位约瑟夫。

    据说是圣彼得堡的地头蛇,前期参与竞拍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的所有手续,就是这位办的。

    “潘先生,久仰大名,我可是听闻了莫斯科那边出了个金融奇才,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将金融街的几家西方银行整垮了几家,难得,在这个年月当真难得。”

    约瑟夫一副自来熟的模样。

    潘石屹心中却是惊讶。

    他在莫斯科的作为,光芒大多被秦远掩盖。

    如今,这位远在圣彼得堡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联络员”竟然对他在莫斯科的事情知道的如此清楚。

    还真是手眼通天。

    他却不知,这人就是佩尔科夫给秦远引荐的“内部人员”。

    身为克格勃,对于他在莫斯科的展现的能力发挥的作用,又如何能不清楚。

    而约瑟夫之所以对他如此客气。

    不为其他,就因为远东国际银行如今的声名赫赫。

    因为,他此时已经成为了“波罗的海啤酒厂”收购案之中的关键。

    波罗的海啤酒厂总资产估值数亿卢布,更握有珍贵的酒类专营牌照。

    这笔生意交给运作能力强大的远东集团,每年产生的利润将是天文数字。

    而他们这些人,都能够从中分润到巨大的好处。

    可以说,秦远团队展现出的能力越强,他们就越加的放心。

    此刻见到秦远将潘石屹都派了出来,约瑟夫又如何能不上心,能不兴奋。

    一路上,两人交谈颇多。

    潘石屹也从约瑟夫手里,拿到了波罗的海啤酒厂的诸多账簿。

    上面罗列着波罗的海啤酒厂在圣彼得堡的所有资产。

    甚至还有部分灌装厂以及营销渠道,分散在东欧诸多加盟国境内,上面也一字不漏。

    账本上看似有着巨大亏空。‘

    但是精于金融实业的他,还是一眼就从中看到了诸多问题。

    一家远销于东欧,并且只在去年整合而成的啤酒厂。

    年产量高达100万千升的大厂。

    总资产竟然仅有几千万卢布?

    他一眼看出,上面的资产有着诸多与实价有着出入的地方。

    但纵使上面的价格都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