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二节 等待机会(求月票、追读!) (第2/3页)
张建川的解释被孙德芳打断:“行了,我知道,哪个喊你娃不在部队上转成志愿兵呢?如果是志愿兵转业回来,你娃也是民警了,这份功劳起码弄个三等功,算了,老马不是那种不讲究的人,多少也得给你点儿补偿,……”
“嘿嘿,孙伯,我如果转了志愿兵,起码还要再干八年才回来得到,而且回来也多半是回厂里当工人,进不去公安局。”张建川没接孙德芳后边半句话,笑着道:“我不是想早点回来么?”
“没出息!”孙德芳气哼哼地道:“你老汉儿当兵的时候也是这个德行,但他好歹也是个城镇户口,回来还能招工进厂有份工作,你娃呢?”
“所以日后就靠孙伯给我弄个农转非嘛。”张家和孙德芳关系很好,所以张建川说话也很随便。
“说得轻巧,一年全区才几个农转非?那都是有硬条件,要不就是比到箍箍买鸭蛋的,轮得到你?”孙德芳没好气地道。
“孙伯,难道就没有半点机会?”张建川貌似随意地道。
张建川这句话当然不是只问一个农转非的问题,更隐藏着其他深意。
“有机会也不在派出所。”孙德芳清楚张建川的心思。
老战友把儿子交到自己手上,不就是觉得进纺织厂没戏,只能来地方上寻个出路,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农转非,想要谋个正经工作,但这条路一样窄一样难啊。
他叹了一口气:“看看日后乡镇上有没有机会吧。”
在卫生院逗留了半小时,张建川就骑自行车朝着汉州纺织厂去了。
东坝镇算得上是安江县的风水宝地了,在南四区十八个乡镇中居于正中心位置,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国道366和汉嘉铁路都从这里通过,交通方便,而且又有汉州监狱、汉州纺织厂、812厂、815厂几个单位坐落在这里。
距离安江县城也只有四十多里地,到北面的汉州市中心的青牛坊和红旗广场只有七十多里地,到南边的鹤山市区也只有六十里多里。
可以说加上这几家企业单位,东坝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