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节 两头兼顾,公私不争(保底第二更!) (第1/3页)
剩下的就是销售了,这也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
一方面外边算下来还有十来万的应收款要收回来,二来还要重新打通销售渠道。
饲料厂的主要市场就是安江以及周边几个县,大部分都是通过农资代销点来售卖。
现在随着供销社经营状况日趋僵化,私人农资代售开始放开冒头,不过目前仍然是供销社的代销点居于主流。
这两种渠道饲料厂都不能放弃,但是私人代销店显然更具活力,从长远来看更有前景。
尤其是一些头脑灵活也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农资大户,经销的不仅仅是饲料,同时还开始涉足化肥、农膜、农具、农药、种子等,甚至很多人还兼营粮食购销。
现在汉都市内已经有了一批这样具备相当实力的个体户,只不过在国家政策的惯性作用下,他们都还处于半地下状态,还不敢太过张扬。
销售将会是张建川工作的重心,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来破解这道难题,同时还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造起一个稳定健康良性的销售渠道。
已经两个星期都没见唐棠了,再不去,只怕唐棠就真的要生气甚至感情都要出问题了。
这段时间几边都忙,一边是饲料厂这边,一边是沙场那边。
沙场那边结款压力越来越大,在张建川同意按照曾海山的要求加大送料量以弥补胡伦勇那边退出的缺口之后,整个沙场几乎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地生产。
沙船也开始进入全负荷运转的阶段,产能的确大幅度提升了,送料量也保证了,但是开销也暴涨。
电费、人工、运费、伙食费都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电费和人工直接翻倍甚至翻了两倍。
同时由于运输量大增,使得那条原来垫起来的小路难以支撑,不得不重新投入修建,也引来了周围一些农户的不满,开始以各种理由挑刺儿。
这些事情张建川也都知道,但他没管,都是交由杨文俊去处理。
钱没挣着,欠一屁股债,但人家不管,只看到你生意红火,觉得你就是挣到钱了,难免人就眼红。
各种因由来找茬儿寻事,想要吃皮的人也陆陆续续开始冒头。
也幸亏杨文俊和田贵龙、朱炳松他们一直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走动,还有秦志斌的“背景”,所以一些小的寻衅都被或软或硬地处理掉了。
比如路压烂了那就修路垫路,树木挂坏撞断了,那该赔就赔,村上要点儿赞助,该给就给点儿。
但找不出因由的,想什么拖拉机声音太大,柴油烟子太熏人了,影响休息了,这些理由肯定不会给予回应。
真要来找茬儿,那杨文俊和周大娃一帮人也不是吃素的。
同样那些靠拉砂石的拖拉机手们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角色,不可能任由你在他们身上吸血吃皮。
只是再拖下去,流动资金枯竭,恐怕就真的又要找褚文东借钱或者去信用社合金会贷款了。
原本张建川是打算尽早与五建司经理陈霸先会一次面的,但谁曾想这边饲料厂的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