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四节 蓬勃势头,洞察(保底第一更!) (第2/3页)
通过,算是下足了功夫,像生产这一块他基本上都不怎么过问了,全权交给了吕云升。
“供销社的渠道现在还过得去,但是看得出来正在日益萎缩,应该说缺乏一种利益驱动的机制来调动这些供销社经销点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那些个体经销户则不然,他们大多是农村里头脑灵活、胆子够大的‘能人’,只要利益体现,他们便会爆发出百倍的热情,……”
张建川的分析让刘英刚深以为然,他越发发现张建川的确是个人才,洞察力相当深刻,分析也十分到位。
他对农村里的这些“大户”们不陌生,也接触过不少,头脑好用,胆大,舍得吃苦,是他们的三大特质,往往这些人只要抓住机会,就能迅速成为先富起来那拨人。
“建川,前段时间,我把民丰饲料公司的情况向县委梁书记也做了一次专题汇报,他很感兴趣,准备抽时间来考察一下,东兴厂区和尖山厂区都要做一些准备,……”
刘英刚满怀激荡,“孔县长也专门问起过我民丰公司现在经营状况,要我把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给他一份。”
张建川心中一紧,“县里没说其他?”
刘英刚立即警觉:“建川,你担心什么?”
张建川沉吟着道:“县粮食局下辖的安江县粮油食品公司,听说已经工资半年没发了,……,也许是我想多了,只不过……,”
刘英刚吓了一大跳,“不可能吧,县粮粮油食品公司规模可不小,而且也和饲料行业……”
刘英刚没说下去,张建川已经替他接上了:“虽然产品不一样,但是粮油食品公司下边粮油加工厂的副产品菜籽饼、麦麸、米糠,都是我们饲料厂的原料,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产业链,……”
“产业链?”刘英刚反复咀嚼,微微点头:“嗯,是这么个意思,是上下游关系,粮油加工厂的副产品正好提供给饲料厂作为原料,但建川,仅此一点就要说县里要把粮油加工厂强加给我们,说不过去吧?”
刘英刚被张建川一点醒,就忍不住开始思考。
这样一家明星企业,突然冲天而起,要说不惹人关注是不可能的,要垂涎的也只能是县里了,可县里真要插手,是不是吃相太难看了?
张建川也希望自己这个预感不要变成现实。
县粮油加工厂可是实打实的正宗县属国企,比你啥农工商总公司这类区里的企业牌子硬多了,你的工人都是区里各乡镇的农民,人家工人是当家做主的,完全不一样。
可是这种不好预感往往都极有可能要变成现实,而县粮油加工厂的包袱太重了,早就资不抵债了。
还有一样举步维艰的粮油食品公司。
而要指望县里也想尖山饲料厂这样先把债务剥离再交过来,张建川觉得不太可能。
县里边看到你民丰公司现在蒸蒸日上,日进斗金,还不眼红得要让你把粮油加工厂给接管了,这再正常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