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三节 底线,底气(为第2000票加更!) (第1/3页)
“怎么说?”陈霸先也很有耐心。
“你这边其实目标明确,条件清楚,你自己其实也知道没得选择,只不过口头发泄下牢骚而已,内心早就有了定见,……”
“其实没有我给你的走房地产开发这条建议,五建司接手一建司一样能活下来,无外乎可能慢一点儿,又或者你承受压力大一些,时间拖长一些,……”
“但随着基建行业的复苏,这都不是问题,我给你的建议不过是助你一臂之力,日后也多一条腿走路而已,你现在要做的是和成本与质量控制作斗争而已,……”
张建川分析着:“我和民丰公司不一样,我们这种竞争性很强的行业面临的强敌众多,一旦时机错过,可能就难以翻身,你走得慢一些问题不大,甚至更稳,但我们走慢了,可能就要掉队,甚至被淘汰了,这就是行业区别和形势各异,……”
陈霸先微微颔首。
“问题是现在县里却看不到这一点,或者过于乐观,他们的利益所在也和公司不一致,县领导们或许也希望公司发展壮大,但这有可能要让步于县里某些利益,比如带动县里某些行业发展,又或者解决一些企业的生存,这我有心理准备,但如果说要以牺牲公司发展机遇期来作为代价,我该怎么办?”
张建川的问话有些尖锐,但陈霸先立即反问一个问题。
“如果你不同意,那么县里是否会要换掉你?这中间又有没有妥协的空间?比如他们要你接手三家或者四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一两千号职工,谈下来,你接手两家,职工八百?”
“有此可能,但也不确定,这取决于县里领导觉得我多大的可替代性。”张建川也不客气。
“另外,我自己也同样不确定这样的妥协之后会不会有变数,比如还是可能把公司拖累垮掉,那可能就成了我的罪过了,又或者他们觉得好像还过得去,又要加码……”
陈霸先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除非身处其中,否则你很难回答。
而且就像是张建川身处其中,他也一样无法判断。
这不单纯是内部问题,还牵扯到外部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外因相结合变数太大,你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想了一下,陈霸先才最终道:“建川,是不是你自己早就有决定了,只是希望在我这里得到一个让自己心安的回答?”
张建川一愣之后,随即苦笑着揉脸,许久才闷声道:“或许是吧,我有底线,甚至我都主动向主要领导表明了态度,愿意配合县里的工作做出一些努力,但是我的感觉不太好,……”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建川,你还年轻,没有必要过分纠结,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就像你自己说的,你最初挣了点儿钱的时候都敢倾其所有去买股票,不怕一无所有,现在这种情形,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
陈霸先双手按在椅子扶手,背靠在椅背上,头仰天,“大不了你不干了,调到我这里来,房地产这一块你先来当个副总,熟悉熟悉,……,还有,你建材公司那边剩下的款项,我尽早结账给你,你也该有些积蓄了,自己做点儿事情,一样能成,……”
陈霸先豪气干云的回答倒是让张建川心里踏实许多。
真要谈不妥,不让自己干了,那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大不了在县里那个旮旯熬两年,等到转正,再另寻他途。
实在不行,便丢了这个招聘干部身份又如何?
想到现金几十万在腰包里,这还没有算已经买了几十万的股票,从杨文俊打回来的电话里无比兴奋的语气就能感知到深圳那边股票市场的沸腾热度,弄得杨文俊现在都有点儿不想回来了。
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去?
刘广华都敢辞职专职炒股,杨文俊不一样搞建材公司风生水起,晏修德在海南搞房地产年入十万,自己难道比他们还不如?
想通了这个道理,张建川也就释然了。
****
杨文俊终于回来了,比预计的晚了几天。
拿他自己的话来说,股票市场那热度几乎要把深圳的地面烤化,地面的沥青粘住了他的脚,让他没法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