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苏蜀绣染 (第1/3页)
驼队抵达吴县时,正赶上运河边的蚕桑节。林砚把锦绣阁送的蜀锦卷轴放进樟木箱,看砚安趴在船头数染坊的幌子 —— 光流在每个幌子上画了小小的苏绣纹样,牡丹代表擅长花卉,鲤鱼代表擅长水族,比码头的指引牌还清楚。
“前面就是苏州最老的‘烟雨染坊’。” 当地的染匠头领撑着乌篷船迎上来,船头的铜铃叮当作响,“光流在坊顶的瓦当画了朵玉兰花 —— 我爹说这是你们要来的信号,特意让伙计把新榨的蓝靛晾在院子里。”
砚安突然在船头拍了拍小手。光流顺着他的掌心爬进运河,在水面拼出只小鸳鸯,惹得染坊的老板娘直笑:“这娃娃的光比我们挂的走马灯还亮!怕是比太湖的银鱼还灵。”
绿衫精灵突然在林砚耳边蹦:“检测到染坊的晒布场晾着新织的生丝!光流说这是今年的头茬丝,细软得能直接绣苏绣 —— 比陈丝更能锁住蜀锦的茶香,还不容易起球。”
烟雨染坊的少东家抱着绣绷迎上来,指尖还沾着苏绣线:“我按绣娘寄的样图试了‘苏绣蜀锦’。” 他掀开绣绷,光流立刻裹着丝线涌起来,在锦面拼出半朵玉兰,“就差这半朵…… 我娘说要等新丝浆好了,我才能绣出完整的。”
林砚刚把马帮兄弟带的 “蜀绣茶香锦” 递过去,光流就顺着布料爬,在半朵玉兰旁补了片金绿色的叶子。少东家的眼睛亮了:“这是川省和滇省融出来的颜色!肯定能绣出带茶香的玉兰锦!” 他慌忙把布铺在绣台上,“我这就把花纹绣在生丝上 —— 让商船带到西域去,告诉他们吴县也能绣出这么亮的布。”
绿衫精灵突然惊呼:“‘苏蜀绣染’融合生效!这布上的光流能通过生丝传递 —— 西域的人摸到绣品,就知道这是吴县、川省和滇省融出来的新花样,比单纯的苏绣有底蕴。”
教染匠们做 “苏绣茶香蜀锦” 时,林砚才发现吴县的技法有讲究。染坊的穿堂风能让生丝更快吸收蜀锦的茶香,但得按光流标的 “浆丝时” 操作 —— 浆完前必须把生丝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