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262章 如如不动号初玄,两百年内摘神通(跪求月票)

第262章 如如不动号初玄,两百年内摘神通(跪求月票)

    第262章 如如不动号初玄,两百年内摘神通(跪求月票) (第1/3页)

    卷帘闻曹空言语,竟拜而叩首,道:“屡次蒙受真君恩情,不胜感激。”

    曹空侧身一避,道:

    “无妨,我亦修行有碍,且思你我处境相似,不过深浅之分,故邀你一同,

    若能教你拴意马,安黄婆,于我而言,亦有大益。”

    卷帘听之,仍是感激不已,遂又期期艾艾道:

    “真君所言的转机,真的会有吗?我有机会重回天庭吗?”

    曹空沉吟道:“谋事在人,你且秉持正道而修,日后若有转机时,亦可把握于手中。”

    卷帘听之,遂与曹空在这八百里流沙界中而修。

    闲来诵黄庭,寂寞读南华,不觉间,卷帘之心渐收,其妖相收敛。

    只是,每逢飞剑穿胸之日,仍会心中生乱,妖相复显。

    曹空望之,知此既是惩罚又是磨砺,若能历经飞剑穿胸而心不乱神不躁,卷帘当修为再进。

    不过,此中事,只能靠自己,任凭他人说千言万言也无用。

    此番春去秋来,乃有一载,而曹空亦在寻心之清净,欲不受水脏洞之乱。

    故每日诵道经,听涛浪,观浑浊,欲于此躁乱之地,寻得安宁之意。

    起初少有得,盖因此地非善地,自扰修行。

    可曹空的一点灵觉却告诉他,此地当为他寻求答案之所,故此心坚定,不为动摇。

    一日,明月当空,他观潮听涛,忽的竟于纷杂之中,把握一缕静意,此为动中见静。

    骤然间,心中冒出一句话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继而细思,思之则深,深之则悟,脑海中再度浮现一句话。

    正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故盖心不动,则潮起潮落,浑兮清兮,皆不能使他心湖泛动。

    而后观尽浑浊,听尽喧嚣,道人面色如常,盘膝坐河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纷扰万象中,得心中湛然常寂。

    此正是,渺渺无为浑太一,如如不动号初玄。

    噫!意马就此拴。

    其一点灵神,循【五府神通法】步入肾府水脏洞中,其地依旧污浊,可却不能使曹空之心动摇分毫,生出半缕飘忽意。

    而后至水脏洞中一污潭,静望此潭。

    但见黑水玄谭之中,浮现“意马”模样,于玄谭之中,作百般姿态,向不安分。

    而曹空只是静静的看着,乃持一颗如如不动心,任其生灭不定,他自屹然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竟见意马渐定,好似成了他的倒影。

    曹空与其凝望,遂知,意马已伏,肾府神通已为他囊中之物。

    遂望此洞依旧污浊,一念算出,两百年内,当使水脏变水帘,意马腾飞化白龙,继而再摘一神通。

    恰此时,曹空因悟得如如不动心,故道韵自然而然流淌,予此方地界清净之意。

    卷帘正值飞剑穿胸之苦,左修右修难以心宁,欲弃之,却感此意。

    不由得望向曹空所在处,曹空亦于此时抬眸,有感而发道:

    “既识东来路,西归勿教差,休将真性昧,久恋不归家。”

    卷帘亦原是道统不凡之人,只听得曹空用意,乃知此话是告诫他,莫要迷失自我,忘记本心。

    遂见曹空一指伸出,有道韵流露,清净至极。

    “我今得悟,不欲久留,予你一缕清净意,望他日再见,你能予我满意的回答。”

    说罢,江上有风吹来,天上有明月照来,于月光中,曹空身影渐淡。

    卷帘见状,自感与曹空相逢起,这位便无所图,更是多有助,于他恩情大如天,双目隐有泪。

    “真君多施恩情,我牢记于心,他日定图报答。”

    正是时,曹空身影已无踪迹,唯留一地月光。

    有一阵清风吹来,有声温润。

    “谈什么恩情,唯愿天下求道者多,同行人众。”

    ······

    曹空此番得悟,本欲返还隐雾山,可其中却遇一意想不到之人。

    此地为万寿山上空。

    观世音菩萨携一人于空中拦下曹空,那人长相与哪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