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龟蛇二将,似是故人来 (第1/3页)
钦道国僧人敛财之事就此了结,钦道国中观音禅院不再。
非是国中不容禅院,实乃其中僧侣全无修行之派,深陷财色二字,故得此恶果。
一桩未来因果,亦于无形之中消弭,世上当少一冤债,且有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无形之中幸免遇难。
盖因那欲去寺院拜佛女子之夫君,乃为下一世钦道国国王,即为原著灭法国国王。
南海观世音菩萨与惠岸行者皆对曹空感谢不提。
曹空见俗事已了,以归山中修,多参悟“万水之妙”,领悟八风奥妙。
也多运【五府神通法】推进水脏洞早日化为水帘洞。
修行乃有无穷乐趣,从已知向未知,且行且思,令人着迷。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晃便是三年。
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又是三年。
天地轮转磨盘,碾碎几多凡人一世寿数,不觉又过十一年。
隐雾山上,有一道人,常居一洞中。
此洞口前清风常萦,有白鹤舞,鸟兽鸣,方塘积水,深穴依山,烟柳黄藤点缀山色,真乃神仙境。
山顶洞前有方塘,塘中有清净莲花常开不败,一张镶嵌佛家七宝之物的蒲团。
一道人坐于其上,身穿干净道袍,仅以一墨簪挽发,风采难言,好似随时踏虚而去,归于天宫。
其眸清明,亦多有深思之色。
忽的,道人轻轻摊开手掌,有丝丝缕缕的云雾汇聚而来,化为一滴清澈至极的水,倒映着万物景象。
道人静静去看,眼眸倒映着滴水,此水静于眼前不动,可奇异的是,道人眼眸中的那滴水,却变了。
一滴水,乃化江河湖海,云露霜雪,四渎无量。
曹空温和一笑:
“本以为三十余年方能参悟透万水之妙,不曾想于今朝得之,全我水遁大成,不过至此,佑圣真君的馈赠亦耗尽,今后的路,需我一人去悟。”
说罢,其指微屈,轻轻一弹,这一滴水划过隐雾山,化为春雨绵绵而落,细雨霏霏,不寒反暖。
且有春风相伴,遍过群山,乃为明庶风。
但见春雨和春风,氤氤氲氲,似朦胧云雾,又如星光点点落,乃予人间一场造化。
山中花开烂漫,树生百春,诸般生灵,有灵智者得修行增,无灵智者得启明。
此番水遁得大成,即能号令万水,既能行润泽万物之功,也可执汪洋四渎海之威,而仅以遁速来论,则一念可跨越九万九千里之遥。
当然,这些在曹空看来并非最重要的,他修道,非是为了逞凶斗勇,故水遁得大成,使得他对水之大道理解更深。
能以一滴水观沧海之变,即对天地至理感悟更深,此方为根本,可助长他日后得混元道果。
须知,道果非是只能摘得唯一,且经先前佑圣真君点拨,使得曹空渐明。
道果乃为己身之果,非是孤立之果,实乃修行人一身大道之汇总,只是有所偏重罢了。
故他亦生野望,那便是,日后既要摘得无极,又要摘得混元,成他个混元无极之道果。
当然,他不知此生能否达此道果,但心却愿终日行于此道之上,因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恰是时,山间万灵皆吟啸,似感曹空之恩德,曹空笑而相望。
遂又目光远眺,乃观至南赡部洲,太和山上,玄元正在修行。
一念之间,既获悉寄托于其上明庶风的心神,忽感诧异。
此山周旁竟有一龟一蛇于山下村落,偷吃猪羊,且见猪羊渐消,这龟蛇竟将目光望至村民,欲要食人。
曹空乃望,此龟蛇气息与玄元大有渊源,即猜出乃为后来的龟蛇二将。
眼见龟蛇二妖将有食人之举,曹空欲将其制止,免使其害人性命,损玄元功德。
可转念一想,解铃还须系铃人,若是由玄元亲自去擒拿,使其归顺,当是更佳。
既吹去一风,迷此二妖眼目,使其暂不能作恶,而后又以明庶风为体,降临太和山上,口吐万殊之声,能洗涤人心。
“玄元,山下有妖作乱,我观之与你大有渊源,你可知情。”
玄元于静修中惊醒,闻言环顾四周,见一诸风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