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城门口的柳爷 (第1/3页)
晨光微熹。
流民棚子里,一片喧嚷。
密麻如蚂的流民们,拖着步子,排成长队。
膀大腰圆的伙夫们,把一桶桶白粥、一篓篓黄面馍抬了上来。
今儿个不晓得是啥好日子,这白粥不像往常那般清汤寡水,竟全是用稻米熬的,隔得老远就能闻着诱人的米香。
便是黄面馍馍,也比昨日个头大些。
流民们都是眼里冒光。
当然...这倒是其次,流民们挤在棚子里,可不光是为了这白粥和面膜,
更要紧的是抽签。
-----------------
四九城的天,像极了那些倚着恩客赏钱过活的女人,变脸最快。
早上还是春寒料峭,这阵儿便是日头毒辣。
广安门口,五张长条桌齐齐摆开。
每条长桌跟前,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不像棚子里那般喧嚷,这儿倒是静得诡异,
队列中的流民们一声不吭,大多脸色惨白——为了抢位置,好些人连白粥和黄面馍都顾不上,连夜就来排队了。
空空的肚子,加上莫测的天气,最是熬人。
慢慢挪动的步子中,不时有人栽倒,立时就有力夫们抢上来,麻溜抬出去——没气的,就扔到城外早挖好的大坑里;还有气的,就再送回流民棚子里去。
抬流民这活计可是个肥差,一个流民能换两个角子。
力夫们都虎视眈眈,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生怕被身旁同伴抢了先。
而流民的眼神,则被长桌对面那晃悠的签筒牢牢勾着。
几根潦草的长短签,放在竹编的筒框里,随着一只能轻易定人生死的大手上下摇晃。
若是蹦出短签,那桌前的流民便如丧考妣、耷拉着脑袋,更有甚者直接晕厥过去,然后被那些力夫抢着抬走。
若是侥幸蹦出根长签,便是欢呼雀跃,尖叫个不停,惹得其他人眼里发酸,满是艳羡。
这般景象,随着佛光节的到来,已持续好几天。
按大帅府定的规矩,后日便要封门。
于是,今儿个的队列更显臃肿。
-----------------
祥子扶着刘唐,默默跟在队列里。
即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