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苏长青的威胁:阎长官若不愿意,那只能兵临城下 (第1/3页)
这一通高帽子戴下来,阎老西顿时便蒙圈了。
不是说苏长青这人,最是难相处了吗?
如此之难相处的人怎么会,这般夸赞他人?
还是说,传言有误?
这话夸的,阎老西也是老脸一红。
极为受用!
作为大夏国有名的大军阀之一,阎老西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存在。
与西北军、桂系、奉系相比,阎老西无论是在地盘规模、军力素质、财富积累,还是装备精良度上,都显得逊色不少。
西北军兵强马壮,桂系精英辈出,奉系拥有雄厚的家底。
尽管如此,令人意外的是,阎老西却能在晋西坚守近四十年,从12年被推举为晋西督军,一直到现在。
凭借的是什么呢?
无非是阎老西的政治与经济手段。
政治手段且不说,就经济与教育这方面。
阎老西做的还是非常好的。
经济发展与实业建设方面:阎老西大力发展晋西的经济,创立了西北实业公司,涵盖了煤矿、铁矿、炼钢、电力等多个领域,使晋西成为当时的工业中心之一。
他推行“造产救国”、“建设西北”等口号,以公营事业和官商合办企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方面 :阎老西重视教育,大力推广义务教育,使晋西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在全国领先。他创办了多所学校,包括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提供免费教育,促进了教育普及和文化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其主持修建了同蒲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采用窄轨设计,不仅方便了省内交通,也增强了军事防御能力。
铁路的修建对于抗击小鬼子入侵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管理和文化影响 方面,阎老西推行村本政治,加强基层行政管理,通过设立村公所、息讼会等机构,促进了社会稳定。他倡导儒家思想,建立洗心社等组织,强调传统道德和文化修养。
像阎老西创办了晋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苏长青的一位学长就是该校第一批学生,理论上阎老西算得上是苏长青这位学长的“师长”。
和其他人相比而言,阎老西对待苏长青这位学长的家人并没有加害。
倒是有点“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感觉。
与大夏国其他军阀相比,阎老西绝对是个极度务实之人。
和这样的老狐狸打交道,苏长青也是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