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阎老西:那个汤恩伯,苏长青:我来解决 (第2/3页)
,也不是不行。”
“也许这个兵力规模,只是粗略的估算罢了。”
“至于武器装备,或许更强一些也是说不定的。”
“阎长官认为呢?”
阎老西的神色相当的不好看,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目前。
晋绥军的处境实在是不太好。
抗战初期,晋绥军总兵力约15万人。
晋阳会战期间,参战部队包括第19、33、34、35、61军及骑兵第1军等,共约9万人。
等到了抗战中后期:因战损和编制调整,兵力有所缩减。
忻口会战和晋阳保卫战后,晋绥军整补为58个团,另新成立10个团,总兵力约13.4万人。
但到41年,实际控制区缩小,兵力不足5万人。
全面抗战前夕,晋绥军编制内有9个炮兵团(含重炮团),另直属1个野炮营、1个重炮连,火炮总数超300门1。
晋阳城失守后,晋绥军的炮兵缩编为5个炮兵团和1个炮兵干部团,实际装备山野炮130门(含75毫米山炮96门、88毫米野炮12门、105毫米重山炮22门);库存及上报总数为163门。
在这之前,晋阳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支撑了其炮兵优势,但37年11月晋阳城失陷后,其补给能力大幅削弱。
这也导致晋绥军的实力出现了大滑坡。
如果马战山部的实力真如同文件中提到的这样,晋绥军还真挡不住。
阎老西直视苏长青的眼睛。
这么多年来,一直稳如泰山的阎老西面对目光坚毅的苏长青。
竟然生出一股无可奈何的感觉。
“苏将军!”
“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如果晋绥军不同意合作的话。”
“所谓的马战山部十万大军,怕是不全是马将军的麾下吧。”
“毕竟偷梁换柱的手法,苏将军不止一次用过。”
皖南之事!
苏长青就来过这么一出,新四军换上八路军特一纵的部队。
摇身一变。
出现了大量的八路军部队。
最终令新四军总部逃出生天。
如果盐安愿意的话,五台山根据地的115师换上马战山部的军装。
变出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都不用换上马战山部的军装,把现在的军装一脱就可以直接上场了。
至于挑起战争!
马将军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救助豫南受灾老百姓。
发起战争!
与八路军有什么关系,和奉北野战军又有什么关系?
八路军也好,奉北野战军也罢。
一直是在倡导和平,一致对外的。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