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 第四百零九章 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爆发,苏长青图谋t34中型坦克

第四百零九章 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爆发,苏长青图谋t34中型坦克

    第四百零九章 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爆发,苏长青图谋t34中型坦克 (第1/3页)

    “青天党那边竟然把常大公子给派过来。”

    “总司令的这个选择,还真是意想不到啊!”

    从总部来的一位政工工作的领导,有些惊讶的说道,

    “按照总司令的筹划,其接班人就是这位常大公子。”

    “这个常大公子!”

    “也确实不是一般人,和青天党那些腐朽、堕落,躺在功劳簿上大吃大喝的青天党人相比。”

    “常大公子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自从回国之后,常大公子在主政赣南期间,推行了一系列被称为“赣南新政”的改革措施,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和法制等多个领域。

    旨在实现“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社会愿景。

    社会治理与治安整顿方面。

    常大公子主持收编地方武装,清剿土匪:其改编各县自卫队,收回指挥权;登记民间枪支,对拒绝者处决;清剿土匪,实行抚剿兼施策略,显著改善了社会治安。

    同时禁烟禁赌禁娼:下令一年内禁绝烟赌娼,成立特务处查缉,关闭烟馆、赌场和妓院,设立工厂安置失足妇女,有效遏制了社会陋习。

    经济与土地改革方面,常大公子推行土地新政:颁布《新赣南土地政策》,规定按人口分配土地,银行收购超额土地转租给农民,推行“耕者有其田”,在南亢、信封等地建立示范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活。

    发展经济:组织劳动营垦种鸦片田,改种经济作物;设立钨砂管理局,将矿产收归国有,利润用于地方建设;创办工厂,推动地方工业化。

    教育与民生方面,常大公子大力兴办教育:创办学校,推动教育普及,设立妇女夜校,开展识字运动,收容战时孤儿,建立儿童新村,实行“儿童公育”实验。

    改善民生:推动合作社,修建公路,改善基础设施,设立“人民控诉室”,鼓励民众投诉,亲自走访基层,了解民情。

    政治与法制建设方面,常大公子整顿吏治:撤换腐败官员,培养新人,推行“三明主义务实化运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纲领,每月召开群众大会,打破官民隔阂。

    法制建设:设立专门机构,推行法制,但最终成效有限,未能根本解决社会矛盾。

    赣南新政在治安、福利、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改善了地方社会风气,为后来瀛洲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借鉴。

    常大公子的改革尝试获得了部分民众支持,被视为青天党统治区最激进的社会改革之一。

    不过因为改革受到青天党内部特权阶层的强烈反对,未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缺乏持续性,最终以失败告终。

    根据旅美作家江南的评价,土地改革若彻底推行,会动摇国民党根基,但因阻力过大而未能实现。

    与总司令相比,在北极熊国见证了风风雨雨。

    在恶劣环境中求得一线生机的常大公子,也确实与四大家族的那些纨绔二代们。

    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甚至于,苏长青对常大公子的评价。

    还在其父之上。

    “不过常大公子的到来,如果合作愉快的话。”

    “豫南方面的问题,倒是能够得到尽快的解决了。”

    “和汤恩伯以及豫南这些青天党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接触,我还是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